•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英语系
  • 【中考之】马云的英语是怎么练出来的英语系
  •   日前,阿里巴巴在美国火爆上市,马云成为中国新晋首富。阿里巴巴和马云成为全世界的焦点。

      热度从美国烧回中国,除了对阿里上市的关注,更多的人先被马云的疯狂英语惊呆了——阿里上市演的宣传片里,马云亲自出镜全英文宣讲。

      “知道马云英语好,不知道英语那么好。”“再不怀疑当过英语老师的马云的口语了!”网友们纷纷膜拜。

      明天,就是马云在美国“敲钟”的日子,在那之前,我们先来说说马云和英语的故事。因为从中,你会知道,他是怎么从英语老师变成商人,又是怎么从西湖边华尔街的。

      小学老师夸:

      在西湖边当“野导”,就为和外国人练口语

      马云算不上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众所周知,马云参加过3次高考,其中数学这门,第一次1分,第二次19分,第三次终于考到79分。

      最后那一次,他离本科线还差5分,全靠英语拉的分。碰巧那一年杭师院(今杭师大)英语系刚升到本科,报考的学生不够招生数,校领导决定让几个英语成绩好的专科生直升本科。马云再次托了英语的福。

      其实马云的英语,小学时就开始了。

      杭州长寿桥小学的退休老教师王虬备,是马云的英语启蒙老师。在马云的征服了华尔街大佬后,许多境外的越洋电话打进了王老师的家。

      “其实我没教他多少,我们那个年代,学俄语的比学英语的多,我也是学俄语的,半出家成了英语老师,口语还不太标准哩。”

      但马云对英语的狂热,她至今印象深刻。那时候马云的家就住在西湖边上,他一有空就往西湖边跑,一看到外国游客,就主动凑上去和人家练几句。他经常免费给老外当导游,骑一辆自行车载着他们满杭州城跑。“有时候连老外都以为这个小朋友是从欧美回来的小华侨。”

      那还是受了当年一位地理老师的。据说那位教地理的女老师长得赏心悦目,牵动无数少年的心。一次她在课上讲起自己在西湖边遇上外国游客问,熟稔的地理储备,加上流利的英语,亮瞎国际友人。老师以此激励同学们:“一定要学好地理,不然外宾问咱们的时候,答不上来多给中国人呐!”马云认为,光学好地理却不会说英语,不也是没用吗?

      “那个年代不是流行找笔友吗,他的笔友都是老外,收到回信就会跑来给我看。”王虬备回忆说。

      这点,在财经人物传记作家刘世英写的《马云正传》中,就有提及——1979年的一天,15岁的马云在杭州香格里拉大酒店门口,结识了一对来杭州旅游的夫妇。那对夫妇回国以后,和马云保持着长期的通信往来,“几乎每个礼拜通一次信”,成了忘年之交。

      大学老师赞:

      没有复杂单词和长句的,是最高境界

      马云的演视频亮相纽约的同时,他也往杭师大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吴晓维的邮箱里发了一份。

      吴晓维当即转发给外语学院的院长,“让他的师弟、师妹们看看,什么是炉火纯青的口语。”

      他从专业角度评价说,马云在视频里使用的词汇和句式都非常的简单,没有一个复杂的单词和长句子。比如那句被网友们侃为心灵鸡汤的结束语——webelieveonething,todayisdifficult,tomorrowismoredifficult,butthedayaftertomorrowisbeautiful.(我们,今天不易,明天更难,但未来终将美好。)

      “这才是英语运用的最高境界,用最简单的词句表达复杂的意思和深刻的思想。”吴晓维说。

      当年马云在杭师大念书时,吴晓维是他的口语老师。“考进来时,口语能力就超过同班同学一大截,加上他的模仿能力又特别强,语音语调很地道。”

      不过吴晓维也透露,马云不是考试型选手,让他做题,他会出错。但在吴晓维看来,这恰恰是现在很多大学生的弊端,阅读能力很强,却开不了口。

      马云的第一份工作是老师,在电子科技大学干了8年。他的工作轨迹和吴晓维很像,起初是当英语老师,然后再到国际交流处,所以两人接触频繁。

      如今在电子科技大学,还一直流传着马老师的一个传说——当时学校统考英语,他班上28个学生,英语底子都不行。经过他3个月的突击,所有人全部通过。

      他的同事说:

      能做到现在,可能还要感谢“野导”经历

      有人说,正因为马云英语好,他才能念杭州师范大学外语系,才能做英语老师,才有机会到美国,接触互联网,也才有了后来的阿里巴巴。

      这个逻辑听起来没错,但他的同事说,真正给他带来商机的,还得感谢早前他在西湖边当“野导”的经历。1995年,马云第一次去美国,住在美国朋友比尔·阿霍位于西雅图的亲戚家。阿霍就是他在西湖边交的朋友。阿霍的女婿斯图尔特·特拉斯蒂,当时经营着vbn公司,是美国的首批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之一。马云就是从他那里,第一次听说了互联网。

      回国后,马云就创办了中国最早的网络公司之一“中国黄页”。简单来说,那是一个在线目录,帮助国内企业寻找海外客户。

      马云不知疲倦地工作,向企业推荐服务、拍摄照片、收集信息,并将之译成英语。完成之后,他把目录交给vbn公司,发布到互联网上。

      其实在那之前,他还有一段创业经历。西湖边上第一个英语角,就是他发起的,然后慢慢在杭州翻译界有了名气。很多人来请马云做翻译,马云做不过来,于1992年成立海博翻译社,有退休老师,也有他的学生。

      头两年翻译社收支持平,1995年开始赚钱。但翻译社赚钱之后,马云就没再管它。那时候他已经把重心转到做互联网上,就把翻译社送给了其中一个入了股的学生。

      钱报记者查了一下,海博翻译社现在还开着,还是老地方,就在上城区青年上。门面没有扩大,业务倒越做越大——常译的语种就有20多个,每个月都有好几单。

      公司职员告诉记者,当年的老员工现在都不在了,但登陆翻译社的官网,首先看到的四个大字“永不放弃”,就是马云当年亲笔题写的。

      之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马云从50万元出发到打造一个震撼世界的互联网王国。

    延伸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