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 上海纽约大学30余国学生首迎毕业季
  •   “大学四年,我一共去过20个国家,全世界都是你的校园。”Mark West,中文名魏永辰,来自美国马里的巴尔的摩。“大学四年,我一共去过20个国家,全世界都是你的校园。”Mark West,中文名魏永辰,来自美国马里的巴尔的摩。

      “有一天,我看到上纽大成立的新闻,得知一届只招收300名学生,觉得教学质量一定有,就申请了上纽大。”这是中国宁波籍学生王嘉凌4年前入读上海纽约大学的“初心”,她说自己喜欢“从0到1”的过程。如今,她与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名首届本科生一起,迎来了毕业季。

      从华东师大地理馆的临时校舍,到陆家嘴世纪大道上的新建校址,记者再一次走进这座中美首开的法人高校,电梯间里的七八人就传出英语、普通线种对话声音。此地,所有课程用英语授课,但非中国籍的那49%学生必须学习中文。

      这所嵌入大都市的“垂直大学”,似乎注定从“入口”到“出口”都走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上,每个学生从第三年起选择纽大两个门户校园或五大洲的11个海外学习中心求学,大四再回沪完成学业。按计划,毕业典礼之际,东方明珠塔将亮出他们的“校色”——紫罗兰色,全体毕业生在东方艺术中心从校长手中接过中外两校的学位证书,并世界各地就业或深造。

      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总是赞叹首届学生的勇气,因为他们和自己一样是“吃螃蟹”的人。建校之前,作为合作办学方华东师大的老校长,俞立中告诉记者,中美合办上海纽大,不在于多办一所学校,更不是中低水平的重复和复制,而在于全面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在国内创办一所国际一流水平的新大学。

      2017届学生苗易,从上海中学考入上海纽大,与不少高中同学一样,他中学时就想着赴美留学。而在高二的时候,上纽大出现了,“我想或许可以不用留学了”。多少受到父亲做生意的影响,苗易倾向于上纽大的强势学科“商业与金融”。

      300个说着30多种语言的同学,本就如此多元。然而,上纽大还有大量小班课,每个十多人的小班又分小组讨论,因此同组中基本上没有文化背景相同的人,似乎符合了上纽大每一寝室必有多国室友的原则。于是,苗易交上了朋友,分享着不同的思维方式,然而这还只是开始。

      第三年,他常规性地选择了去美国纽约大学开始海外学期,本只申请了半年,但后来发现新的学习模式与本地又有很大不同,他决定延长到一年。在学校职业发展中心帮助下,他充分利用假期进行实习,从哈佛商学院、外媒到国有大行,最终收获了8份录用函,从中选定了普华永道,从事管理咨询。

      他说,自己的中期目标是继续深造,“想学一点硬科技,比如计算机”——苗易身边选择先就业再读研的学生不在少数。

      “大学四年,我一共去过20个国家,全世界都是你的校园。”Mark West,中文名魏永辰,来自美国马里的巴尔的摩。来上海之前,他成功申请到10所美国高校的学金,但还是选了“比纽约还纽约”的上海纽大。“我甚至没有选美国纽大,因为上海拥有更多海外学习机会。”

      魏永辰用不错的中文告诉记者,在自己的血液中,既有欧洲、也有非洲的血缘。这个黑皮肤的小伙子,先从上海纽择了去巴黎进行海外学习;之后,又转至加纳首都阿克拉的海外学习中心,这是他第一次走进非洲。

      魏永辰在隶属于的小额贷款中心工作,寄居于身着民族服装的当地人家,不仅跑遍6个农村,还亲身下井淘金,从不适应这样的文化冲击,到这样的文化冲击。基于这种体验式学习,他设计出独一无二的毕业项目,对在中国和非洲做生意依赖的熟人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

      如今,他被伦敦经济学院中国研究项目录取,今秋开始为期一年的研究生学习。“让上海纽大与众不同的是,它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遍世界,从中观察体会、积累经验。”

      目前,上海纽大已有1200名本科生和140名教师,覆盖全世界66个国家和地区以及31个中国省区市,校方确保每名学生无论经济情况如何都享有全球学习机会。常务副校长杰弗里·雷蒙告诉记者,其实当毕业生步入职业生涯,他们不像考大学那样只是选择学校,“这种选择面不再狭窄,因为全世界都已经打开”。

      除了多国学习经历,上纽大学子通常都会告诉你主辅修的两个专业,“转行”也不少。根据学制,上纽大学生前两年在沪学习,入学后先不分专业,到大二再确定专业。比如同样学习商业与金融的赵泽宇,却对法律和公共政策感兴趣。

      对于这个转折点,他说:“那是大二时上的一门课——《与教之间的关系》,我和授课老师、也是纽大的前任校长约翰·塞克斯顿,就美国第一修正案发生了争论。”课堂之外,他担任校学生会委员会,创建全校体系,也习惯了关于经费申请的“讨价划价”与“法律解释”。大三,赵泽宇在布拉格开始海外学习,选修了两门法律课,同时在国际非组织实习;第二学期则在特区度过;目前他决定加入一家全球非盈利性智库。“我在此读书的最大收获,就是找到真正的兴趣。”

      与赵泽宇不同,徐艺一直对数学“情有独钟”,她已在哈佛、哥大和卡耐基梅隆学院的3份入学通知中,选择了卡院的数据科学研究生项目。然而,从入校开始,她就是个辩论赛铁杆粉丝,而且是英国议会式辩论,这4年间不断参赛,议题涉及人文等诸多领域。徐艺说,在学校里,有从孔子到康德哲学者,自己总是希望弄清“为什么他们会这么想”,而最后找到不同于他们的答案。

      那个喜欢“从0到1”的王嘉凌告诉记者,已经在普华永道之外选择了一家投资基金,作为职场起点。“因为它为初创企业服务,它的华东区办公室就是一个初创公司。”对于首届学生的各种出,俞立中说,“他们明确地知道自己想从这个世界得到什么,这不关乎钱财,而是获得社会的认可。”

      【建校时间线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批准华东师范大学与美国纽约大学合作筹备设立上海纽约大学的函》,上海纽约大学正式获批筹建。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