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小语种系
  • 高校小语种对接“一带一”需提档
  •   长江商报消息沿线涉及语种40多个,国内仅设20个相关小语种专业

      □本报记者 张衡

      不同时期,我国对小语种的“偏好”也不相同。“之前重视俄语教育,至今,英语教育替代了俄语占主要地位,其他语种的重视程度和应用频率达不到应有的状态。”中南民族大学一长期从事小语种教学、研究工作的教授如是说。

      然而,随着“一带一”战略步伐的加快,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小语种人才逐渐成为就业市场的“新宠”,各大高校的小语种专业近年来亦受到考生及家长的追捧,高考提档分数线逐年提升。当社会皆在热捧的同时,小语种的发展却存在着高校语种专业开设不足、专业设置缺乏系统规划、教学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

      “一带一”催热小语种专业

      今年7月中旬,由中国光谷光电协会举办的一场为期数天的小语种培训上,吸引了一百多名企业家现场听取。

      “‘一带一’战略的提出,对光谷光电企业的影响逐步加强。随着战略的深入,产业对接、商贸文化互通,将为光谷光电企业走出国门,寻求新的发展带来机遇。”该协会秘书长杨春华告诉长江商报记者,协会中不少企业都开始着手小语种人才的储备。

      政策的提出,也为旅游业带来利好。据国家旅游局预计,“十三五”时期,中国将为“一带一”沿线国家输送1.5亿人次中国游客、2000亿美元中国游客旅游消费。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院长胡静介绍,除了东南亚、日、韩等传统旅游目的地国,西亚、东非将借政策的利好,成为新的出境旅游目的地,这将加深市场对阿拉伯语、法语等小语种导游的需求。

      与市场需求成正比的是,不少小语种专业成了考生和家长追捧的“香饽饽”。相关数据显示,每年仅全国本科院校的小语种招生人数就超过5000人,在各地专科层次的招生更是数以万计。

      2015年高招全国各省市录取工作均已接近尾声,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大学、外国语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公布的提前批小语种录取分数线发现,今年各高校的调档线、录取线较去年普遍上扬。

      大学今年在地区投放了包括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日语、俄语等9个语种,最终提档线文科为666分,理科690分,分别比去年提高了13分和25分。另外,外国语大学在该地区的提前批理科录取分数线甚至超过一本线105分。

      高校小语种设置相对单一

      “一个月之前,山东的一家客户委托公司,帮忙寻找一名哈萨克语翻译。但国内开设该语种的高校屈指可数,市场上熟悉该语种的优秀人才更是凤毛麟角。”语言服务商、武汉传神联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傅强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说。

      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与我国建交的国家,通用语种约涉及95种,而进入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的外语语种不足70种。其中,“一带一”涉及中亚、南亚、东亚、东南亚和中非等国的40多种语言,而国内开设的语种仅有20种。

      国内语种开设较多的高校主要集中在、上海、广州等地,以及云南和广西等跨境语种需求较大的地区。长江商报记者查阅资料获悉,国内开设语言课程最多的为外国语大学,开设有67种外国语课程,上海外国语大学、第二外国语学院等其他外国语大学授课语种不足25种。

      相较于外国语大学,不少综合性大学和其他地区高校的小语种专业和课程更为匮乏,诸多高校的外语学院语种相对单一。长江商报记者查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中部地区部属院校外国语学院机构设置显示,小语种专业开设最多的为武汉大学,开设有俄、德、法、日等4个小语种专业,以上4所高校均设有的专业为日语,其次为法语。

      “在武汉地区,不仅是重点高校开设有小语种专业,很多普通院校、专科院校也设有小语种专业,但语种仅限于法语、日语等专业。”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王佳认为,高校外语语种单一,以致同质化倾向明显,难以适应市场乃至国家对各类外语人才的需求。据王佳了解,由于专业规划设置缺乏合,不少高校毕业生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转行的不在少数。

      除了开设语种数量缺乏、专业规划设置缺少合,小语种教学质量也令人担忧。不少高校师资水平和教学条件有限,教学质量相对较弱。“以法语为例,国内不少高校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数年前,有些高校新设法语专业,因师资力量的不足,有经验的高校教师难寻,从而聘用一般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来解燃眉之急。”王佳介绍说,此类老师虽可传授低级别的语言课程,但因专业知识的,多难以胜任高级别的语言专业课。

      新增小语种应“紧盯”市场需求

      在武汉传神旗下的云翻译平台“语联网”上,小语种的翻译订单量逐年提升。傅强介绍说,前两年英语与其他语种的翻译量是各占一半。如今,非英语翻译业务已超过半数以上。

      傅强认为,在“一带一”战略需求下,高校小语种专业设置应当统筹资源,高校应考虑专业的未来市场发展、就业需求,避免个别语种盲目扩展带来需求过剩,而个别语言又存在人才不足的情况。

      据相关报道,今年外国语大学新增开设了蒙古语、泰米尔语、孟加拉语及菲律宾语4个语种,格鲁吉亚语、亚美尼亚语、摩尔多瓦语等11个小语种专业也在申报中。同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高校相继新增了多个小语种专业。

      “有关部门可以在国家非通用语种高校科学合理布点。”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沈骑,此类高校应在未来3—5年内增设更多的语种专业,向世界派遣小语种外语留学生和区域国别研究人员,同时还要建立关键外语语种人才储备机制,制定完整全面的国外语种专业和课程。

      如何提升高校小语种人才培养质量?王佳认为,在高校高年级学科建设上,专业的课程开发应不仅限于基础的语言培养,还需培养在专业方向上的相关技能。同时,语言作为实践运用性较强的学科,高校在人才培养上要注重企校结合与实践挂钩。

      武汉大学外国语学院开设有俄、德、法、日等4个小语种专业。本报记者 孙辰 摄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