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从热带太平洋开始,向西北经过菲律宾,越过南中国海,然后跨越亚洲起于越南、止于伊朗的一长条地带。你很难想象还有比这更具性的小行星了。
美国小行星观测中心(MPC)是为国际天文合会负责小行星事务的机构,有6名工作人员。在2015年4月13日这一天,它记录了几百颗新发现的小行星一般每天都发现这么多。但被它定名为2015PDC的小行星引人注目。
对2015PDC的计算结果显示,2022年9月3日,地球将穿越这颗小行星可能会经过的线。两者有可能相撞。
这件事本身不是太令人担心。先前也有新发现的小行星具有撞击地球的明显可能性,但进一步的观测并由此对那些小行星轨道的更精确了解一般都排除了撞击的可能性。迄今这一规律的唯一例外是2008TC3,一颗直径只有4米的小行星。它在2008年被发现后没几天就在高层大气爆炸了。没人关心此事,除了搜寻的人。他们赶往苏丹,找寻落到地球上的残骸。
随着2015PDC的轨道变得更清楚,它在2022年那个重要的日子可能经过的线缩短了。但地球仍在那条线%,使其成为天文学家见过的最具性的小行星。到9月,美国、欧盟、俄罗斯和中国开始研究通过冲撞改变这颗小行星轨道的太空任务。即便以每秒超过10千米的速度,用几吨重的飞船撞击一颗10亿吨重的小行星也只会对小行星的轨道作出微小的改变。
但如果发生得够早,微小的改变也能在行星尺度上造成明显差距在擦肩而过与相撞之间。而2015PDC看起来会造成这样的撞击。据初步估计,其直径在140米至400米之间。即使其直径在这个范围的低端,当它以每秒11千米的速度撞击地球时,所的能量也相当于几百枚大型核弹头同时爆炸的能量。如果其直径在这个范围的高端,几百枚将变成几千枚。
仍然不确定的是撞击的确切。那条线像一个大圆弧环绕地球,从热带太平洋开始,向西北经过菲律宾,越过南中国海,然后跨越亚洲起于越南、止于伊朗的一长条地带。所占比例惊人的世界人口和三座大都市达卡、新德里和德黑兰处在这条轨迹上。你很难想象还有比这更具性的小行星了。
就像前往太阳系其他区域的所有任务一样,以2015PDC为目标的只能在由这颗小行星轨道限定的一个特定时间发射。它们必须在2019年8月底发射升空,以便在2020年3月初、即距撞击还有900天的时候飞抵小行一位女士的推油经历星。最初拟定的最大一枚半途而废了,因为火箭无法及时准备好。不过,剩下的6艘飞船美国3艘,中、俄和欧盟各1艘将提供绰绰有余的动能,以每秒2厘米的速度改变小行星的轨道,而这正是让小行星在2022年避免撞上地球所需要的速度。
除在角色扮演中代表印度的美国科技政策研究所的巴夫亚拉尔,其他人没有过多讨论的一件事是,航天强国要采取的改变小行星轨道的做法是否是个好主意。到2019年8月,可能的碰撞地点已经缩小到从菲律宾到越南、横跨南中国海的一条圆弧。在海洋上空的碰撞将造成海啸般的巨浪,到8000万沿海居民,其中近一半在中国。将是巨大的。但与大多数自然灾害构成的险情不同,此次险情的发生时间会提前几年就为人所知,精确度在1个小时以内,而且其影响是可以模拟的。我们可以在较大城市沿岸修建防波堤,完善疏散计划,关闭受大浪的核电站,在关键的几个星期里或永久性地把居民安置到别处。(王海昉译自英国《经济学人》周刊8月1日一期文章)
本文由来源于财鼎国际(www.hengpuna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