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专业课里也有育人“小切口” 沪上高校教师自觉担当“育人”,将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
不久前,同济大学年逾八旬的汪品先院士主动请缨,为全校学子开设《科学、文化与海洋》的公选课,激励青年深耕创新文化土壤,勇于投身科创实践。开讲三场,场场爆满、未讲先热,受到大批学子追捧。
大学生思政教育,仅仅只是思政老师和员的事吗?在沪上高校,一批专业教师自觉担当“育人”,将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在“课程思政”领域创新探索,赢得学子纷纷点赞。
“国际关系导论”是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实验班一年级的专业基础课,不少同学第一次上课往往有些意外。原来,授课老师、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苏长和一上来不是讲结论,而是讲概念。“我认为只要学生不偏于知识一隅,能形成客观平衡知识的视野,同时掌握我国知识传统中的会通法,就会逐步认知一个更全面的国际关系世界。”苏长和说。在这门一年级学生必选课中,他特别希望学生从一开始就能掌握知识的能力,不要。他最常对学生说,要学会把学得的知识捏碎了变成自己的,而不能把自己捏碎了变成别人或所学知识的一部分。
“在我以前的认知中,‘经济’一词,不过是满足物质需求的定义,但在上课中就逐渐明白那种想法太过狭隘和‘小我’,仿佛推开了新的大门……”这段课程反馈留言,来自上海大学电影学院一年级新生陈妍。系列课程策划人、社会学院教授顾骏,与思政课名师顾晓英和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聂永有联袂,与200多位“90后”大学生一起,用中国话语破解“中国之谜”,阐明中国效率背后的中国道理。
这是在同济大学英语系本科生必修课上的授课内容之一。在同济讲授这门基础英语的黄立鹤副教授看来,语言学习的意义,不仅仅停留在掌握一门具有海外文化思维的工具,而在于一个“用”字。
“在老师教育的熏陶下,我们渐渐明白,英语专业学生的责任,不仅仅在于国际交流和了解外国文明,更重要的在于深谙中国国情,并且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新形象。”英语系大一学生毛欣越说。
对于同济大学德语专业研究生、史若彤来说,完成德汉科技翻译课作业——阅读并翻译德文原版的《宣言》是一种愉快的学习体验。据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宣言》几年前就进入了德语翻译硕士的课堂。“能够凭借所学的知识,德语汉语对照原文,对它的更深了。”
将学习的层级,从“技”,提升为“道”,学生更深入思考,成为许多专业课程的育人“小切口”。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日前开出的《中国古代技术》课上,建筑学教授来讲中国古代的斗拱技术,讲古代匠人的地位;化学专家从酿酒说起,分析古代技术失传的原因……学生张瑾说,“这门课程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第一讲就已经让我对中国古代技术的历史地位和对当今世界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主导课程策划的校长陆靖眼中,这也是大学思政教育“盐溶在汤里”的一次尝试。“盐溶在水里,只是一杯盐开水,跟汤结合,才能烧出更适口的营养汤。”他说,“我们学校能烧什么汤?一定是跟学科特点有关的。”在他看来,应用技术的学科背景,就是一锅优质底汤,通过多元视野和专业的解读,可以让更多年轻人走近中华技术文明史,在学习和思考中提升文化自信,激发创新动能。
原标题:专业课里也有育人“小切口” 沪上高校教师自觉担当“育人”,将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
不久前,同济大学年逾八旬的汪品先院士主动请缨,为全校学子开设《科学、文化与海洋》的公选课,激励青年深耕创新文化土壤,勇于投身科创实践。开讲三场,场场爆满、未讲先热,受到大批学子追捧。
大学生思政教育,仅仅只是思政老师和员的事吗?在沪上高校,一批专业教师自觉担当“育人”,将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在“课程思政”领域创新探索,赢得学子纷纷点赞。
“国际关系导论”是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实验班一年级的专业基础课,不少同学第一次上课往往有些意外。原来,授课老师、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苏长和一上来不是讲结论,而是讲概念。“我认为只要学生不偏于知识一隅,能形成客观平衡知识的视野,同时掌握我国知识传统中的会通法,就会逐步认知一个更全面的国际关系世界。”苏长和说。在这门一年级学生必选课中,他特别希望学生从一开始就能掌握知识的能力,不要。他最常对学生说,要学会把学得的知识捏碎了变成自己的,而不能把自己捏碎了变成别人或所学知识的一部分。
“在我以前的认知中,‘经济’一词,不过是满足物质需求的定义,但在上课中就逐渐明白那种想法太过狭隘和‘小我’,仿佛推开了新的大门……”这段课程反馈留言,来自上海大学电影学院一年级新生陈妍。系列课程策划人、社会学院教授顾骏,与思政课名师顾晓英和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聂永有联袂,与200多位“90后”大学生一起,用中国话语破解“中国之谜”,阐明中国效率背后的中国道理。
这是在同济大学英语系本科生必修课上的授课内容之一。在同济讲授这门基础英语的黄立鹤副教授看来,语言学习的意义,不仅仅停留在掌握一门具有海外文化思维的工具,而在于一个“用”字。
“在老师教育的熏陶下,我们渐渐明白,英语专业学生的责任,不仅仅在于国际交流和了解外国文明,更重要的在于深谙中国国情,并且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新形象。”英语系大一学生毛欣越说。
对于同济大学德语专业研究生、史若彤来说,完成德汉科技翻译课作业——阅读并翻译德文原版的《宣言》是一种愉快的学习体验。据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宣言》几年前就进入了德语翻译硕士的课堂。“能够凭借所学的知识,德语汉语对照原文,对它的更深了。”
将学习的层级,从“技”,提升为“道”,学生更深入思考,成为许多专业课程的育人“小切口”。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日前开出的《中国古代技术》课上,建筑学教授来讲中国古代的斗拱技术,讲古代匠人的地位;化学专家从酿酒说起,分析古代技术失传的原因……学生张瑾说,“这门课程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第一讲就已经让我对中国古代技术的历史地位和对当今世界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主导课程策划的校长陆靖眼中,这也是大学思政教育“盐溶在汤里”的一次尝试。“盐溶在水里,只是一杯盐开水,跟汤结合,才能烧出更适口的营养汤。”他说,“我们学校能烧什么汤?一定是跟学科特点有关的。”在他看来,应用技术的学科背景,就是一锅优质底汤,通过多元视野和专业的解读,可以让更多年轻人走近中华技术文明史,在学习和思考中提升文化自信,激发创新动能。
本文由325游戏 (www.325qp.net)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