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 鏖兵“信息战场” ——记装甲兵工程学院指挥管理系博士生导师郭齐胜教授
  •   风高,浪急。庞大的登陆艇像一片树叶在海面上摇摆。突击1号,你已到达指定海域,准备实施登陆!这时,听筒里传来指挥部清晰的指令,我坦克突然加速,像一匹匹铆足了劲的铁马,直奔敌巢穴……谁能想到,完成这一切演练,既不用钻进坦克驾驶室,更不用亲临巨浪的大海。装甲兵工程学院某型坦克驾驶训练模拟系统,在实验室里就可以模拟整个

      演练的全过程!足不出户操控铁甲战车,未来战场尽收荧屏。把这一梦想变成现实的,就是该院指挥管理系教授郭齐胜博士。

      郭教授的眼光,从来没有停止对部队训练场的关注。装甲车辆训练消耗大、费用高,一直是制约装甲部队提高战斗力的瓶颈。据测算,某型坦克每台平均摩托小时消耗高达2000元,算下来,装甲部队每年用于战术技术训练的花费就是一笔天文数字!这笔帐算得郭教授直心疼。

      而在战斗试验室用仿真器取代装备,可以在不装备的情况下,使操作人员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特别是以计算机生成的虚拟兵力来代替实兵,既可以在多变的地点和广阔的空间进行大规模的作战行动演练,又可以用计算机详细记录战争过程,科学地进行考核和评估。

      一次,郭教授从外军资料上看到,海湾战争前美军就已经把战场搬进了实验室,对战争的模拟推演精确到了排的精度,部队训法战法演练大部分在计算机上完成,特种装备驾乘人员技战术训练基本实现计算机模拟。仅此一项,节约军费数亿美元!

      从1998年接手负责学院第一个863计划重点项目--分布式虚拟战场中仿真实体应用研究以来,郭教授就与仿真结下了不解之缘。

      作战模拟仿真训练,近年来受到世界军事专家的青睐。它以作战原则、参战部队结构、武器装备性能为基础,利用计算机模拟逼真的战场和参战部队,以先进的训练方式和贴近实战的训练手段,将武器装备的潜力为实际战斗力,开拓了信息时代提高作战效能的新途径。

      由于仿真研究任务特殊,在国际上属于科技区域,既没有资料可资查阅,又没有先例可供借鉴。要把未来战场上瞬息万变的复杂态势还原出来,谈何容易?

      郭教授那股不服输的拼劲又上来了,我就不信外国人能搞出来,咱们就不行!他的日历上从此没了休息日与工作日的区别,上图书馆、找老同学、跑情报所……两年时间不到,不仅成功建立了首例水陆坦克水上姿态的数学模型,而且兼顾了实时性与真实感两个关键因素,采用线性迭加法,建立了海浪的模型,成功实现了海浪的三维动态效果实时仿真。让身处实验室的受训人员感受蓝色海域的波涛汹涌,让乘员更加熟悉战场的风云变幻。该系统在2002年军队科技进步评选中荣获二等。

      2003年金秋时节,从刚刚结束的全军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上传来喜讯,装甲兵工程学院两篇论文被评为全军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其中一篇论文的作者杨立功,就是郭教授倾心培养的。小杨的学位论文题目是《M1A2坦克的仿真》。由于研究的是某型外军坦克,开始时他还摸不清头绪,从外军坦克的技战术性能,到针对其防护薄弱的模拟,郭教授都是手把手地指导。论文获后,小杨把获证书捧到了导师面前。

      有人说,春风化雨的三尺上没有实验场的铁马雄风,教书育人不如科研创新容易出。可郭齐胜教授在看不出的教学岗位上,同样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这些年,由他主编的《复杂系统建模》等5种专业教材已被国防科大等多所军队重点院校选用。他还致力于学院军事装备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研究,起草了《装甲兵工程学院军事装备学博士点申报材料》,2003年6月,学院成功取得军事装备学博士授权点,成为全院第一个军事学博士点!梦见钱被盗

       文章来源于850游戏博贝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