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 厦大教授卢炬甫因病逝世为天文学系复办后首任系主任
  •   厦门大学上周五送别了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天文学系前系主任卢炬甫教授,他因病于11月3日晚10时辞世,享年70岁。

      他的导师,国际著名的、黑洞吸积盘专家马瑞克说:“卢炬甫是一位绅士、一个,他的善良和友谊始终可以信赖。”厦大天文学系首页沉痛悼念卢老师

      在物理学界,卢炬甫成就之一在于:他找到了黑洞周围物质运动方程的一个精确解,这是国际同行承认的迄今为止所知道的仅有的两个精确解之一。前一个精确解是上世纪70年代由一个外国学者找到的,是没有角动量的物质的解,卢炬甫得到的解是携带角动量物质的解。

      他和导师发表一篇文章,证明了黑洞周围物质运动方程在给定边界条件下解的唯一性,即在关于黑洞的预言进程中取得了世界级,被学界称之为“卢和阿布拉莫维奇”。

      当然,他也有自己的。早前接受本报采访时,卢炬甫说,他很为自己自豪的原因是,他一直觉得,研究的科学家是被人类挑选来与天对话的。他的办公室的桌边墙上,一直悬挂着一幅星空的画卷。

      他说,当你心中有任何不快的时候,不妨看看天空,你会发现,天空那么大,隐藏着那么多奥秘,和它们相比,你的不快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位“与天空对话的人”说:“有时,我会觉得,我和天空之间真的有过交流。”卢炬甫教授生前照片。 厦门日报·厦门网 资料图

      很多人获知卢炬甫辞世的消息,是他“头七”时,他的博士生导师波兰天文学家马瑞克·阿图尔·阿布拉莫维奇写的悼文。马瑞克是国际著名的、黑洞吸积盘专家,他的文章发表在波兰天文学上,迅速在中国朋友圈里流传开来。

      2017年11月2日,卢炬甫教授逝世,告别了他长期以来的病痛。卢教授生前曾任厦门大学物理系系主任多年,培育了几代中国物理学家。

      卢炬甫是我的第一个博士生。三十多年前,他作为高级访问学者来到大学,在丹尼斯·夏玛教授的研究团队工作。丹尼斯·夏玛是著名的英国学家,乔治·埃利斯,马丁·里斯,布兰登·卡特,斯蒂芬·霍金,大卫·多伊奇……这些房峰辉 四中全会都是他的学生。卢炬甫教授也是一位精英。八十年代,第一批出国的留学生只有区区几百人,而他是其中一员。 最初,来到的中国学生很少,只有少数年轻人,比如卢炬甫,以自学掌握了足以支持博士研究的物理和英语知识。

      在学习时,炬甫住在我家。我们那时在街二号有座大房子,家里住着几位大学物理系以及系的学生。我和我的妻子悄悄支持他们。卢炬甫和我的孩子们以及其他这些家庭都相处得很好。炬甫不仅和大家一同饮食,还帮助亨利卡 [*亨利卡·科济茨卡,作者的妻子] 买菜、做饭。有时他会头顶着巨大的菜篮子回来,健步如飞。我们视他为家人,时至今日。其实我和炬甫的年龄差不多,他对于我来说,更像是弟弟而不是儿子。他孤身来到外国的勇气和决心令我钦佩。现在这一代中国留学生可能很难想象——炬甫对欧洲生活一无所知,就来到了。他需要学习的不仅是物理学,还有风俗习惯,甚至包括辨认欧洲面孔。那时我三十来岁,蓄须,头发浓而黑,并且显然是个波兰人。丹尼斯·夏玛则是一位可敬的英国绅士,头发灰白,年已六十。而炬甫起初甚至不能分辨我们俩!从另一方面说,我也必须熟识中国面孔。当然,现在这对我完全不成问题,每一张脸我都能记住。这里我想补充一点:辨认外国面孔从来都并非易事。我在任教时,所有女生在我看来都是一个样。所有人都是同一个金发蓝眼的瘦高个的克隆。虽然其实,其中半数人根本就是褐色头发的。

      不到十年间,中国留学生已从寥寥无几变为人数众多,遍布美国和西欧的所有主流大学。他们都受过极好的教育,对外国也很了解。不论到哪里,我都能遇见他们。和丹尼斯·夏玛的整个团队一起离开后,我先来到了的里亚斯特的SISSA(意大利国际高等研究院)和ICTP(国际理论物理中心),之后是著名的Nordita(北欧理论物理研究所),最终我落脚在的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和大学,在那里当了二十年教授。我在这些地方教过的中国学生,多数都回到了中国。其中一些也成为了教授,又带起下一代物理学家。我的其他学生,比如欧默·布莱斯,皮耶罗·马道,安东尼奥·兰萨,加布里埃莱·吉塞利尼,等等,也教了不少中国学生。就这样一代代下去,我的科学家谱上的中国子孙越来越多,成为相当大的一群。我第一次访问中国时,卢炬甫教授在举办了一场“家庭”,参加者是我的中国徒弟、徒孙和重孙们,一共有大约二十人。后来我又多次访问他,每次都会带上许多学生和合作者。他们来自、波兰、捷克等国。我们在或厦门会面。

      卢炬甫是一位优秀的、富有魅力的教授,是他把厦门变成了又一个物理研究重镇。但我们铭记在心的还有,他是一位绅士、一个,他的善良和友谊始终可以信赖。

      这篇老师为学生写的悲痛悼文也让很多厦门市民吃惊——在卢炬甫走了之后,他们第一次知道厦大有天文系,天文系里有这么一位研究神秘黑洞的大咖。

      这位温文尔雅的湖北人,可能是厦门最“孤独”的科学家之一, 他大半辈子研究天空中看不见的黑洞,是我国黑洞物理研究的开创者之一。其实,界范围内,像他这样的以黑洞为毕生研究对象的科学家也不多。卢炬甫教授生前照片。 “厦门日报”微信号 资料图

      卢炬甫70岁的人生,在看似平坦的道上却有曲折。他四岁就读书,这使得他赶在1964年迈入中国科技大学大门,不过,他还是不可避免地遇上“”。大学毕业后,他曾经在中学任教,带领学生开荒,埋藏在心底的科学理想以尖细的方式撞击着他。

      1978年,在荒废了八年时光后,卢炬甫迎来科学春天,31岁的他返回中科大,后公派出国,1985年在意大利获得博士学位。

      1982年,卢炬甫到意大利国际高等研究院攻读研究生时,时年35岁,他国外的同学,都比他年轻,可想而知他面临的压力。早前的报道说,他出国时,他的女儿还在读幼儿园,他回国时,女儿已经小学毕业了。

      马瑞克的悼念文章回忆卢炬甫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到大学的情形。当时卢炬甫住在马瑞克家里,同住的还有大学系学生。马瑞克说,作为一位物理学家,卢炬甫是,但是他和大家相处得很好。

      卢炬甫当时在大学丹尼斯·夏玛教授的研究团队工作。马瑞克说,丹尼斯是著名的英国学家,他的学生包括斯蒂芬·霍金。

      事实上,黑洞科学家远没有文学描述的那么浪漫。卢炬甫大半辈子研究的黑洞,根本无法直接看到,科学家是从黑洞导致其周围时空扭曲或通过吸积过程的巨大引力能,而推断出黑洞的存在。

      这个只凭现象存在的黑洞,却像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点亮了卢炬甫的生活,他每天至少工作10个小时。

      而且,像他那代的中国物理学家,也没有条件像人们想的那样每天透过望远镜仰望星空,思维是他唯一工具——他用复杂的数学方法,在计算机上展现黑洞及周围物质的相互作用。

      那么,意义何在?十几年前的采访,卢炬甫曾经被我们问到这个问题,他对自己的研究能否直接用于实践并不是特别关注,但是他确信,所有这些科学基础知识最终都会带来实际应用的效果。厦大天文学系系主任方陶陶说,基础科学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你无法用“有什么用”来衡量它的价值。的确,在引力波信号被观测到后,科学家发现,超过20倍太阳质量的黑洞的存在并非无稽之谈。

      方陶陶说,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中的黑洞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理论预言的一种有着极强引力的奇特——物理学家之所以“发现”黑洞,是因为他们注意到中存在一些边界,被称为“视界”,任何物质都会被它吸引而向它坠落。一旦落入视界,就不可能重新逃逸出来,并且丢失掉除质量、角动量、电荷以外几乎所有信息。说其为“黑”,是因为连光都无法逃逸出来,说其为“洞”,是因为所有物质有来无回,犹如落入洞中。

      2000年,卢炬甫从中科大调任厦大,出任厦大理论物理与物理研究所所长,用他的导师马瑞克的话来说,他把厦门变成又一个物理研究重镇。

      在厦大,卢炬甫耗费12年了另一段事业——2012年,厦大复办天文学系,卢炬甫出任复办后的首任系主任。厦大早在1927年就成立天文学系,创系系主任余青松后来领导建设了紫金山天文台和云南天文台,也就是说,中国五大天文台,有两个是余青松创建的。

      从现在看,厦大再续传统、重新跻身高速发展的天文学事业,卢炬甫贡献了自己力量——某种角度看,正是因为他在厦大,使得一批像方陶陶这样的年轻学者,集聚厦大。厦大天文学系人不多,但是,获得杰出青年、青年千人计划等国家级荣誉的比例,算得上是相当高的。卢炬甫教授生前照片。 “厦门日报”微信号 资料图

      卢炬甫以低调而闻名。他辞世后,人们脑海中的卢炬甫有个共同点:太有礼貌了!很多人都曾收到他表示感谢的短信。

      他努力照顾每个人的感受,他的博士生导师马瑞克回忆文章的一句话,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他形容这位学生:他是一位绅士、一个,他的善良和友谊始终可以信赖。

      1993年,卢炬甫教授获得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当时全国仅有6人获。曾以“唯一的卢”为题对他进行了报道。

      说“唯一”,是因为他是那批获者中年龄最大的一个,按45周岁的申报最高年龄,再过26天就不能申报了;他也是天文学科唯一候选人、获者;他还是所有获者中最没有“资历”的,在此之前,他什么也没得过,不光国家级和省部级励,连校系两级的“末等”也没有得过,因为他嫌麻烦,从未申报过。

      多年前,卢炬甫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曾透露,填报大学志愿时,热爱文学的他一度在文学家和科学家的理想间犹豫不决,他最终选择科学的原因是,他认为,科学家是能以文学当副业的,而反过来就很难。这位物理学家从未忘记文学,他的博客有不少游记,他酷爱旅游,但他的游记不一般,穿插了历史和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