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 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探索“部校共建”新学院新闻
  •   12月19日下午三点,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学楼201教室,正上着硕士研究生课程《财经报道采访》。黑板前,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辑杨宇东从金融形势分析,说到重题调查,,学生讨论热火朝天业界专家积极参与长期课程规划,深入教学第一线与教师合作开课,带着实践真知走进课堂,学子受益良多。

      新闻、引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之一。传媒格局嬗变之际,如何培养出更多立场坚定、素质过硬、熟练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新一代人?2001年起,上海在国内首创“部校共建”模式,市委宣传部与大学资源融合,一次次开拓创新,令年轻人成长的平台更高,天地更广。而“总编级”课程仅仅是探索之一。

      知国情接地气让学生更“接近”新闻

      “和其他新闻院校的学生相比,实习机会是我们很大的优势”,上海艺术人文频道记者黄悦是2007级的毕业生,她常对学弟学妹们这样说。翻开黄悦的“行程单”,从东方早会新闻部干到财经部、世博会新闻中愿者、到外滩画报跟着记者写人物专访,进艺术人文频道当实习编导丰富的实习经历不仅带来综合能力的锻炼提升,也令她真正选定了适合自己的新闻岗位。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助学生知国情、接地气,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新闻人才的有效手段,这在部校合作之初已达成共识。在市委宣传部大力支持下,当时解放、文新、上海广电三大集团,及上海分社、上海分社、中新社上海分社等三家中央新闻单位驻沪机构成为新闻学院签约实习,为学生每年2个月的小实习、4个月的大实习敞开大门。今年,复旦大学与文新报业集团合作建立的教学实习成为教育部本科教学示范,由教育部提供资金资助。与此同时,学校与上海合作,开展新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建设,获得了上海市教委实践项目资助。

      去年起,新闻学院与文汇报合作推出“深度调查”实践项目,鼓励学生聚焦“中小企业创新”、“上海医疗资源合理使用”等社会重大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分析。

      大三学生刘亭利,对实习经历记忆犹新。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她体会到连续七天实地采访车展写出三篇大稿的成就感,也曾经历花一周写出来的调查报告被“毙掉”的沮丧。她至今记得,一次不经意间看到带教自己的记者发出的一段微博:“对不起宝宝,你发烧到39度,妈妈却不能陪在你身边”。想到那位记者在工作上的精益求精,小刘说,那一刻更切身感受到人的付出,似乎这才开始真正了解新闻事业。

      “大牛”融入课堂教师走进新闻“前线”

      刚刚过去的记者节,在实习的硕士生史晓韵,给上海分社副社长姜微发微信问候,收到的回信令她心头一暖,“也提前祝未来的记者节日快乐!”2012年起,每一位专业硕士除了学院内的导师外,还多了一位“校外导师”来自一线的资深记者编辑。前者拓宽理论视野,后者从实务角度给予帮助,共同指导学生选课、看书、实习、写毕业论文。姜微就是史晓韵的“校外导师”。这个头衔可不是挂名的,除了日常交流外,姜微还会给自己的4位学生发短信,欢迎他们来通讯社问她问题。小史说,“姜老师是我坚守新闻理想的动力之一。”

      资深专家成为教学“外脑”,促进学院教学的深化。除了“校外导师”,部校合作大力推动领导和优秀到新闻学院兼课、开,“进课堂”、“东方青年讲堂”等系列已逐渐形成机制、亮出品牌。

      其中,由一批活跃在业界、学界的知名记者、掌门人主讲的“新闻前沿”,已成本科生必修课。“上海报业集团的陈振平老师、马笑虹老师,评论部的孙杰老师,上海看看新闻网的陈思稢老师”本科三年级学生褚传弘扳起指头历数来讲课的“大牛”。来自上海分社的两位“泓冰”老师,也是一段佳话副社长李泓冰是研究生校外导师,资深教育记者姜泓冰参加、教育部的“卓越新闻人才培养计划”,这个学期来开新闻采编课。

      不久前,延安中上东方早报的夜班排版房,多了一位“观察员”新闻学院教师伍静。给本科生开《新闻学概论》课的她和不少年轻同事一样,之前较少从业经历,总感觉教学中少些底气,科研上不够接地气。各方协调下,从2009年至今,校内青年教师在宣传系统的多个岗位挂职锻炼,去年起更是走进解放日报、东方网、东方早报火热的新闻采编“前线”。在几个月间,伍老师目睹选题从酝酿到完成出报的过程,耳闻记者编辑在全新中的与拼搏,为仔细了解版面视觉处理全过程,她常在排版房看到半夜12点,最晚时凌晨两点。“这段经历,不仅给我的课带来生动案例,还有许多新的想法、新的角度,学生更爱听,更愿意讨论,”伍静说,“不虚此行。”

      学术积淀前瞻研究求解行业难题

      穿越行业间无形的“墙”,从课堂、书斋,来到新闻第一线,教师们吸收学习的同时,也凭着理论层面的积淀和前瞻性目光,发挥重要作用。两个月前,学院新闻系主任张涛甫教授参加“卓越新闻人才培养计划”,赴文汇报挂实职锻炼,任国内部副主任,十八届三中全会一结束,他参与策划的“再出发”栏目派出三记者,分赴安徽小岗村等三个30年前的“重镇”采访,9篇调查性报道陆续推出,获得好评。

      全国精品课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学团队领头人童兵教授,喉咙已有些沙哑。几天前,他刚为新民晚报记者编辑讲课,近年来,童兵教授和他的团队把课从校内上到了业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形势下如何阐释,当前该讲怎样的新闻方,上海报业集团的发展态势许多人急切求解,几乎每次课都是听众爆满,提问踊跃。

      部校携手资源共享,无缝对接,更多新闻从业人员获得“加油充电”机会,也为上海发展带来更厚重的学术底蕴。值得一提的是,新闻领域的现实问题已成为新闻学院科研聚焦的重点之一,丰硕。2006年成立的985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传媒与舆情调查中心”,凭借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网络数据挖掘系统、焦点小组系统等组成的网络,开展舆情调研,主动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社会。

      对于未来发展,学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依托部校共建机制,与业界密切合作,进一步引导未来的新闻人确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同时,继续当前格局下的新问题,努力建设新闻研究的高水平智库,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新实验室,通过一系列跨学科的前瞻性研究,开拓求解。学院更期待,不久的将来,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助力上海国际能力建设,为全球维度下的城市形象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