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 招生季|怀化学院经济学院欢迎你
  •   怀化学院经济学院前身是2008年由经管系分立而成,现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投资学两个本科专业,其中投资学专业分为银行保险方向和金融投资方向。

      经济学院的专业办学指导思想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和人才成长特点,育人为本,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教育教学为动力,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相互协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按照“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培养总体要求,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为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更多合格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投资学应用型专门人才。

      近年来,经济学院各项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学科建设方面,建成了怀化学院金融学重点学科,建立了武陵山片区金融经济研究所、怀化学院商贸经济研究中心、怀化学院跨境电商孵化中心等学术、科研、教学和创新创业平台。

      在专业建设实践中,显示出了人才的国际化、应用型和创新性有机结合的办学特色。有完善的教学设施,配置有国际货代、证券投资、金融分析、跨境电商等实训室,建有9个校外实践教学,其中在“桂林所罗门投资有限公司”、“湖南湘鹤电缆有限公司”挂牌建立的教学实践通过团中央的审核入选为团中央“青年就业创业见习”。

      经济学院拥有一支师德、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结构优化、富有创新和活力、能胜任本专业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29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16人,博士研究生8人,硕士研究生18人。

      教师近五年主持科研项目42项,其中主持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级项目24项,市厅级项目30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或参编教材18部。

      经济学院现有来自21个省、市、自治区的学生1004名。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近五年,学生四级英语应用能力过关率达82%,位列全校第一名;国家计算机应用能力二级过关率97%;学生学科竞赛获省级项32人次;有7人获得国家学金;124人获得励志学金;600人获得校级三好学生称号;52人获校级优秀学生干部称号;408人获优秀团员称号;有学生95名,占9.5%;毕业生有一项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达100%;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2%以上,受到用人单位欢迎。

      2009年以来,学生获“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省级银 2项,省级铜2项,学生获得全国电子商务大赛国家级一等1项,省级三等1项,“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级二等1项,国家级三等1项,省级二等6项,省级三等5项。

      经济学院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素质的培养,充分利用“一,两平台”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一即“成长七彩”素质培养,致力于拓展学生素质,促进学生、成才、成功;“两平台”即“经济文化大看台”和“经济动态大展台”,着力培养学生企业经营管理、证券投资、商务谈判、市场营销等专业技能。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理论基础,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人文素质和业务素质,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熟悉国际国内贸易规则与惯例,能在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国际国内经济与贸易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国际贸易学、国际贸易实务、计量经济学、统计学、国际市场营销学、金融学、会计学、经济、财政学、国际结算、国际投资、涉外会计、国际商法、国际税收、跨境电子商务、WTO专题、商务谈判、商务礼仪、外经英语电函与洽谈、经贸英语阅读与写作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注重培养扎实的经济学基础,掌握金融学与投资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熟悉国家有关投资的方针、政策与法规,具备金融投资、实物投资业务操作技能,富有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能胜任部门、金融机构、房地产企业和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投资理财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投资学、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投资项目与评估、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证劵投资与管理、风险管理、国际投资、统计学、经济、金融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会计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自建院以来,经济学院就明确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于能胜任企事业单位和部门经济分析、国际金融与贸易实务、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投资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于为部门、金融机构和其他企事业单位投资分析、策划、营运与实务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基于这一总体目标要求,经济学系这些年来,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并认真总结得到实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专业课程(包括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的设置上,加大了对学生的公共能力、专业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培养力度。

      在现行课程体系中,既有理论课程,又有实践课程;在理论课程教学中,既有原理讲述,又有方法传授,既注重夯实理论基础,又注重素质能力培养。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既具有较扎实理论基础,提升了发展层次,又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拓展了发展空间。

      聘请有经验的教师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担任学生的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生活指导和心理疏导。通过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使学生成长的每一个环节都受到关注,并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整体提高。

      鼓励和支持学生自主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充分发挥“一两平台”在学生素质能力培养中的作用。“一两平台”即“战辉素质训练”和“经济动态大展台”、“经济文化大看台”。

      近年来,经济学院有效依托这些平台,将学生素质能力培养和校园文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多年来经济学院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先后自主创办了投资理财协会、商务英语交流协会、市场营销协会等组织,并多次成功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专业技能能竞赛活动、学术研讨活动和文体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和求知,也锻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近年来,经济学院全体教师统一认识、相互协调,积极主动学生利用节假日进入企业,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了解和熟悉相关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培养吃苦耐劳的;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深入农村、城镇、农户、企业开展社会调查,开阔视野,了解市场和社会,发现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国际商务师、会计师、营销师、经理人等项目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证券从业、银行从业、期货从业等职业资格考试,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年来,经济学院把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与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共同致力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社会调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初步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通过学年论文训练,着重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经济学方法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学术研究的技巧;

      通过毕业论文与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把学生分阶段的科技创新活动有机衔接起来,四年不断地持续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创新和创新能力,为就业打下了的基础,有效提升了我系的人才培养质量。

      专业见习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增加专业工作感性认识的重要途径。如果方式、方法不当,就会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目的。

      经济学院在学生的专业见习中,采取请专家“进来”与带学生“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即先请相关专家进课堂,给学生介绍有关专业技术工作的内容、流程和操作规则,再带领学生走出去,实地观摩,动手实践,请教师傅,这样既让学生增加了对专业工作的感性认识,又提高了专业学习的兴趣,有效增强了专业见习的效果。

      经济是一个专业应用性较强的系部。近年来,我系在“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中积极探索,效果明显,逐步形成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主要体现为:一是加强了课堂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二是充分利用了多特别是网络资源进行教学。三是及时掌握部分企业及公司人才培训的第一手资料,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课程内容与考试内容。四是加强了实训教学的,积极推广“5S管理实训教学方法”(整理--整顿--协调----卓越)。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