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羊的今年多大
从比例上来看更明显,法剧、德剧基本上没有让人失望过,而超过一半的百老汇剧的表现都可以说比较平淡。
首先,相对于小语种音乐剧,英语剧的优势常明显的——听得懂。观众大多数都受过一定的英语教育,再配上字幕,多少能听懂一点。
而音乐剧粉丝在走进剧场之前,基本上对歌词已经非常熟悉。不过,能听懂一部剧的歌词,不仅包含着了解它的字面意思,更包含着能读懂它遣词造句中的美感和韵律感。
同时,对不懂小语种的朋友们来说,英语歌词也更方便事后听歌回味。大多数音乐剧粉丝都应该有和我一样的经历,虾米音乐/网易云里塞满了没什么人听的音乐剧歌曲,一首歌也就听个两百来遍吧。在反复听的过程中,其实能更深入的品出英语歌词的好处。
除了听得懂和好回味。一般来说,百老汇音乐剧在艺术上和商业上的成功也有口皆碑,难道不应该会有很多人喜欢吗?而现实却恰恰相反,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首先,莫扎特可能是知名度最高的音乐家了,不过大家对他的印象,大多停留在小学音乐课上,印象中古典音乐非常高雅,听起来累。
而法扎给我们塑造出了一位自信飞扬的,也是风流不羁的天才,这个形象和音乐课本上的冷冰冰肖像完全不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体会过荣耀和爱情,也经历了落败和不幸。故事线相对来说比较饱满。
其次,法扎迎合了很多女孩子的口味。莫扎特和萨列里相爱相杀的CP,让很多人津津乐道,剧中人物的一颦一笑和一句台词都会被粉丝拿出来细细分析,至今也一直有很多“太太”在热情洋溢地创造同人作品安利给大家,这也是法扎能“出圈”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除了剧本好之外,法扎的音乐也非常动人。由于法剧营销方式是习惯于先从歌曲上征服大家,所以格外有感染力(想看法剧和百老汇/西区剧营销方式请点这里)。
九年前原版法扎的原版主演小米和flo在去年来华的时候也回归了,满足了大家的“原版情节”,可以说是也大大加分(真的,小米就是我心中最最理想、独一无二的莫扎特人选)。法剧、德剧由于语言的关系会比较小众,因而反而能够低成本的引进小米、大米、flo、表哥这样的原版演员,个个都可以加入“有生之年系列”。
想象一下,如果法扎被翻译成英文版,对这部剧的“音乐美”也有一定的。比如《Lassasymphonie(交响曲)》中“insomnie”、 “harmonie”、“A lassasymphonie”这样的押韵词,和“Siphonnée symphonie ”(毫不交响的交响曲),“Déconcertant concerto”(未能协奏的协奏曲)这样巧妙的谐音词,都没法完全展示在英语中。而法语特殊发音所带来的浪漫写意、洒脱的感觉,英语同样也不一定能做到。
法扎的红火,主要还是因为它在剧本、音乐、舞美、演员上都非常出彩,而法语这种语言本身,自然是给了这部剧一定的加成的,但是并不是最关键的因素。这一点,看看法语版《悲惨世界》就知道了。
虽然不久前在文化广场落幕的法大悲演唱会场场爆满,但是对于这部剧来说,大部分人还是会更喜欢英语版。
比如应该是本剧中流最广的《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这首歌,英语版的开头是“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而法语版的开头是“A la volonté du people……”,英语版以爆破音开头,而法语版以元音开头,确实显得不够有气势。而整部法大悲中其实有很多这样的地方。
如果有的选,更多的人还是会选择英版大悲。但是,我们同样能看出来,语言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不同的语言可能为一部剧锦上添花或者使它稍稍逊色,但不会改变它的整体质量,语言的作用不是决定性的,作品本身的好坏才是。
从剧本、音乐、舞美、演员四个方面反观一下扑街的英语剧,它们的原版自然常出色的了。但是,巡演版的音乐(乐队质量不一定高,排练时间不一定够)、舞美(由于运输的原因可能会被简化,但是舞美的问题相对来说会小一点)、演员(基本上不可能再见到原版演员了,巡演版的演员可能选的并不好)都可能出现问题。
比如说,百老汇的音乐剧究竟好不好?毫无疑问是好的,绝大多数都是制作精良的作品,很多甚至是享誉世界的名剧。这也是各家主办方倾向于引进百老汇剧的重要原因。
当我们想起美国,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好莱坞和漫威的超级英雄系列,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乐观、英雄主义、搞笑、娱乐化、正确等等。
而作为商业戏剧的音乐剧,往往也会受到这样的主流文化的浸淫。想到百老汇音乐剧,很难不想到华丽的服饰、热情的大腿舞、积极乐观的主角克服困难最终成功……
与可以轻松地观看的“爆米花电影”对应,这样的音乐剧可以统称为“爆米花音乐剧”,虽然在剧场肯定是不能吃爆米花的。
我可以列举出很多这样的剧:《长靴皇后》《魔法坏女巫》《发胶星梦》《妈妈咪呀》《欢乐满》《修女也疯狂》……(没有说它们不好的意思,事实上它们中的大多数我也非常喜欢。而且也不是所有的百老汇剧都是这样的,但是这的确是一种典型)
而中国人由于历史的原因,更倾向于复杂、深沉一点的作品。事物不黑即白的,仅仅是打败大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大多数国人也没有那么乐观的天性。
那么,中国音乐剧圈的大家最爱的什么样的作品呢?《悲惨世界》《剧院魅影》《摇滚莫扎特》《汉密尔顿》……
虽然《汉密尔顿》也是百老汇剧,讲的还是美国的开国国父,但是并不是一个“克服了重重阻碍的大英雄”的故事。
最后,《悲惨世界》自然不用说,很少能见到内涵如此丰富、主题如此深刻的音乐剧,随便抓出一个配角,都能分析出一片万字同人长文。
中国音乐剧粉丝,最喜欢的还是更深沉、更富有层次感的作品,爆米花音乐剧如果演的好的话,还是很让人开心的,也能得到一定的,但是确实没法成为心头珍藏的“白月光”。
从比例上来看,更多的欧洲音乐剧,包括西区、德奥、法剧等等,会比百老汇的这一类爆米花音乐剧更受欢迎。
比如在百老汇大受欢迎的《泽西男孩》,讲述的是四个男孩组建乐队的故事,而这个乐队的原型,正是美国60、70年代非常火的的四季乐队。美国观众单单是听到熟悉的歌曲前奏,就流下了眼泪。大多数中国观众显然不会有这样的经历。
再比如《吉屋出租》,其实是一部影响了美国的音乐剧。在它之前,百老汇的音乐剧从未聚焦过底层群众的喜怒哀乐,而《吉屋出租》了人们的同理心,冲击了美国社会的保守风气。中国观众同样没法的体会到美国的这种社会变革(更多介绍请点这里)。
《西贡小姐》浓浓的种族主义溢出了屏幕,女主角宁愿,把儿子交给早就把他抛在脑后的父亲和不甚了解的继母,也也要让他在美国长大(当然此剧其他方面常优秀的,由此也进了所谓的“四大”);
《公主(Anastasia)》所表现的其实是没落的罗曼诺夫王朝和布尔什维克政党的冲突,并刻意美化前者后者,把复杂的事件描绘的非常单薄。
当然了,这样的剧连过审都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想见,即使能过,很多中国观众也是完全没法接受的。
具体引进哪部音乐剧,虽然和观众的喜好有关,更主要的是主办方的抉择。可以说主办方的审美和引进经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观众的喜好。
当然,主办方觉得好的,观众固然不一定买账。但主办方如果能挑中大家之前不太熟悉,但是品质非常高的剧目,那就可能会“出圈”。
说起来,还只能再拿法扎举例子,确实是出圈了,年底/明年年初还会再来一轮演出,足以说明它的火爆。口碑营销就是宣传费用最小的营销。
微博话题#摇滚莫扎特#的阅读量和讨论量都相当惊人,此外还有演员的单人话题,角色话题,以及cp话题
比如一些百老汇剧,固然在美国非常火爆,但火爆的同时也意味着引进价格的水涨船高。同样的价格,可能就能带来法剧、德剧的原版主演。如果引进成本高,巡演版质量还不够好,结果就非常尴尬了。
不一一点名,但是大家脑海中此刻都会出现一些近几年引进的、观众不买账的百老汇音乐剧。有的剧开演不久,票价就大幅跳水,为收回成本做最后的挣扎,而之前高价购票的粉丝也非常恼火。可以说是主办方、观众“双输”的局面。
这就体现出主办方对观众的不了解。试图引导审美而不是迎合大众,那也得先拿出“美”的东西给大家看呀。
再次申明,绝不是百老汇剧不好,也不是小语种剧都好。比如《汉密尔顿》(不过应该引进无望)、《亲爱的埃文汉森》这样的百老汇剧,如果能被引进,很可能会大受欢迎的。
作为引进方,无论是西区、百老汇,还是德奥或法剧,其实都无关紧要;而它们是否享誉世界,在其他国家拥有很好的票房,其实也不是最关键的因素。
最重要的是,挑选出更符合中国观众口味的音乐剧,培养更多的观众。摸清市场,不要盲目投资,才能给大家带来更多好看的剧。
一个不好的现象就是,现在音乐剧行业内有一种仿佛是撒钱抢占市场的举动,就好像谁引进的剧多谁就能先站稳脚跟一样,而不去认真地思考什么样的行为才能持续发展。
最后,来点一下题,小语种音乐剧当然不是比英语剧高级,小语种剧也不是都会火的,希望各家出品方引进的时候还是好好做做市场调研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由来源于325棋牌 325游戏中心唯一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