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小语种系
  • 西安外国语大学志愿者把“一带一”沿线语言融入支教课堂
  •   (通讯员 明)周至县集贤镇马滩村永新希望学校的办公室里,几名大学生在“三下乡临时党支部”张欢老师的指导下,正坐在一起学习“七一”。

      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坚想,提高党性,近日,西安外国语大学“心·希望”社会实践服务团在周至县永新希望学校成立了三下乡临时党支部,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每天晚上9点半,在结束每日例会之后,们就会聚在一起,开展自学活动,一边落实自己给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一边着每2周1次的组织生活。实践团紧跟“七一”重要节点,共同学习了“七一”,还结合个人所学外语专业,自学《习谈理政》的西班牙语版、葡萄牙语版等外文版本,将理论学习与专业学习相结合。

      “我9月就要去葡萄牙留学了,我很感谢临时党支部让我养成的学习习惯,不仅是在支教之中,即使出国了,我也会继续下去,也会带动更多的下去。在共同学习之中,我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这让我明白,总有一些人在和我一起奋斗着,和我一起,为中国梦奉献自己的力量。”临时党支部副夏冰同学介绍说。

      们晚上学习理论知识,提高个人理论水平,白天,则在实际行动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彰显的先进性与性,开展支教活动,为英语基础较差的留守儿童自发补课。

      “心·希望”社会实践服务团一来到周至永新希望学校,就面临了三伏天高温天气,再加上当地电压不稳,连日停电,不能洗澡,部分学生因过敏发炎。在这样的下,们仍然调研。

      为切实提高当地留守儿童的英语基础,当地学校一直着每日三次口语考核的制度。炎热的天气下,每次考核下来,们一站就是半个多小时,汗水浸透了衣衫。

      为了完成调研任务,他们得前往不同的村庄,走入留守儿童的家中,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和家庭。“每日外出调研,大家都觉得热得受不了。因为是农村,道两侧的绿化相对较少,即使有,也是一些低矮的小树,在这么大的太阳下,起不到任何作用。热浪可以穿过鞋底和衣服,让人脚下发烫,口干舌燥,好多女生脸上、身上都被晒得发红,我们开玩笑说,感觉自己就像是在微波炉里,有时候是烧烤模式,有时候是蒸煮模式。”调研组组长辛姝瑶笑着说。

      就在这样的调研下,实践团走访了近50个家庭,行迹覆盖了当地的沙云村、马滩村、北街村等10个村庄,完成了100多篇调研问卷填写。

      “大家好,我是胡思甜。因为觉得支教其实很有意思也有很意义,也想看看去年认识的那群孩子,看看他们有什么成长,所以,今年作为活动组的组长,我又来到了这里。”胡思甜同学正在进行“心·希望公益课堂”直播,向大家介绍自己两年支教的经验和心态变化。

      为了丰富支教的形式,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在今年的支教过程中,实践团使用直播方式,将原来一个支教同学面向一个留守儿童的“点对点”的教育模式,更换为一个直播平台面向全体留守儿童的“面对面”的教育模式。

      在直播中,实践团队开设小语种课堂,上传英语学习资料,“让当地留守儿童在短期支教结束之后,也能充分享受到线上大学生免费家教的服务,将短期支教变为长期影响。”团队负责人柯尔介绍说。

      柯尔继续介绍说,就是希望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将“一带一”沿线的小语种带进留守儿童课堂,让留守儿童用外语领略风情,建立起孩子们对祖国发展的坚定信心和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与渴望,让他们放眼世界,树立更高更远的人生目标。

      当地的留守儿童,英语基础很差,面对每日的考核,很多孩子都是死记硬背,不仅发音存在问题,而且因为不常用,经常很快就忘了。

      针对这一问题,在每日的晚饭后,们面向全体住校生开展了“英语角”活动,通过英语音标体系的讲授、英语歌曲联唱、英语单词小游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真正让英语在孩子们的口中“活”了起来。

      与此同时,为了开拓孩子们的眼界,实践团紧紧围绕“和平丝”“智力丝”“健康丝”“绿色丝”四大主题,开展了红色诗歌朗诵比赛、小语种初级课程、急救知识、英语辩论大赛等活动,在寓教于乐之中,让孩子感受世界的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