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皮跳吉凶
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1月24日上午,《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正式对外发布,这些问题有了明确的答案。未来,将把握首都“大城市小农业”“大京郊小城区”的市情和乡村发展规律,的城市和乡村将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谋划,重点谋划推动人才、土地、产业、治理、规划实施等方面的创新。
《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全文共十章,分别是规划背景、总体要求、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体系、规划实施。《规划》还设置了10个专栏,包括1个指标体系、2个工程、3个计划、4个行动,部署了42项重点任务。其中,指标体系中突出对农村生态、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民增收脱低以及乡村文化传承和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注重。
按照《规划》,未来乡村的发展,将按照城镇建设区、生态红线区、乡村风貌区“三类地区”和整治完善类、城镇集建类、特色提升类、整体搬迁类“四类村庄”进行分类指导。“农村规划先行,这常明确的要求”,据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因地制宜来编制村庄的规划,不搞大拆大建,体现京韵农味,突出差异化,避免城市化,“规划的编制主体也很明确,村党组织要带着村民共同谋划,再让规划师从专业角度描绘发展蓝图”。
据介绍,目前71个市级试点村全部完成规划编制工作,993个创建村完成规划初稿。《规划》还要求,农村建设将强化规划管控,村庄规划要明确承包土地、集体产业用地、宅的四至范围,确定村庄内的各类公共设施选址,健全完善住房建设导则和村庄风貌导则等配套政策,注重文化和传承。
“用好三块地,积极探索承包地三权分置的有效途径”,农村的地怎么用?这份《规划》里也有答案。据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已基本完成了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确权承包地面积达277.35万亩。未来,还将积极探索农村承包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的有效实现形式,支持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依法向金融机构融资、入股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将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让农民吃上长效定心丸”。
据介绍,目前已流转土地占确权总面积的68%。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还将创新土地经营权流转方式,探索通过建立统一的集体承包土地流转平台,规范流转行为,有序利用土地资源。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方面,目前全市正在稳步推进大兴区土地征收、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制度试点,“将总结这一试点经验,缩小范围,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入市留出足够空间”。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宅方面,《规划》中也明确,将落实宅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和农民房屋使用权,探索农村闲置宅和闲置农房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有偿退出机制。据介绍,目前本市已出台规范引导农民闲置房屋盘活利用政策意见,鼓励利用闲置房屋发展健康养老、度假休闲等第三产业,形成了延庆原乡里、田仙峪、密云干峪沟等一批典型经验。《规划》中还明确,“涉农区将编制乡镇域规划,可预留不超过5%城乡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用于零星分散、单独选址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设施建设”。
农村未来发展什么产业?农民未来怎么就业发展?鼓励引导全市优质农业科技资源集聚发展,探索“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的农业经营模式,探索实行农民负盈不负亏的分配机制,是答案。
“以平谷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为载体,鼓励引导全市优质农业科技资源集聚发展。完善激励机制,积极推进高校、院所与各类示范区、产业园等对接合作”,据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打造高质量农业的一条重要径,就是支持企业以资金、技术、品牌等入股领办专业合作社,探索出“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的农业经营模式。
将推进科研机构、企业、社会资本、创业者等多主体深度协作,并鼓励和支持合作社以参股等方式与企业开展紧密合作,形成紧密型利益共同体,包括“鼓励将符合条件的财政资金扶持形成的资产股份量化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对农户土地经营权入股部分采取特殊,探索实行农民负盈不负亏的分配机制”等内容。
《规划》中还明确,未来将培育职业农民,探索开展职业农民认定、职称评定试点,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参加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结合城市副中心、大兴国际机场及临空经济区、科学城、未来科学城、2019年中国世界园艺博览会、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等重大项目和重大活动,大力开发新兴产业,增加适宜岗位,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此外,《规划》实施后,将进一步开发城市公共管理服务类岗位,实施岗位绩效考核,研究提高酬劳补贴的具体措施,推动公益性岗位科学用工,进一步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
未来农村农民收入如何?怎么实现增收?这一备受关注的问题,《规划》中也有明确答案: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所有低收入农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标准线,低收入村将全部消除。
据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一方面将做好低收入农户持续帮扶,推动从促进增收向包括加强教育、医疗、住房保障在内的系统帮扶转变,到2020年,6.8万户低收入农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现行标准线个低收入村全部脱低,并将实现低收入农户帮扶和社会救助政策的统筹衔接。
另一方面,市还将通过落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管理制度,扩大就业失业管理制度覆盖面,实施精细化公共就业服务,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做到“需帮尽帮”,包括针对低收入村和对口帮扶贫困区域差异性的产业技术需求,探索与创新“互联网+产业融合”的科技扶贫模式,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等新业态。
“农村要强,农民要富,这是最终目标”,据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全年已实现6.4万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其中在城市公共服务类岗位安置农村劳动力11731人。2018年,全市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524元,同比增长17.1%,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从每人每月610元提高到710元,福利养老金从每人每月525元提高到625元,城乡低保、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分别从家庭月人均900元、1410元调整为1000元、2120元。
为持续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和均等化,《规划》送出的农村民生“大礼包”,成为一大亮点。例如,在农村教育上,将继续完善学前教育布局,实现每个乡镇拥有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基本实现户籍儿童学前入园全覆盖;在健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上,到2022年,基本实现每个乡镇都有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并统筹规划、补充完善村级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15至30分钟可及的目标;在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上,到2022年,将建成不少于450家农村幸福晚年驿站,平原区、浅山区每个乡镇建设1个养老照料中心,农村养老机构能够为入住老年人提供不同形式的医疗卫生服务。对于居家养老的农村居民,将通过打造“老年餐车”,解决老人们的日常饮食问题。
同时,农村基础设施也将提档升级。《规划》中明确,将按照“十个一”(即一个村“两委”会议室、一个活动室、一个村史村志室、一个便民服务中心、一处文体活动广场或街心公园、一间农家书屋、一个公共停车场、一套系统、一套与警务系统、一个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栏)的标准,规范建设村庄基础服务设施。到2020年,“十个一”的村庄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标准基本普及,并保持良好运行状态。在乡村的交通物流设施建设方面,推进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加快区物流中心、乡镇物流站和村级物流点物流体系建设,到2022年实现“村村通快递”。
以清脏、治乱、增绿、控污为主攻方向,持续改善农村人居,也是此次《规划》中的一大重点内容。“清脏”方面,到2020年,要求完成约1500个垃圾分类示范村创建工作,99%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处理。同时,农村地区也将推进“厕所”,到2020年90%以上行政村公共卫生厕所达到三类以上标准,98%的户厕达到卫生厕所要求;到2022年,全市农村公共卫生厕所达到三类以上标准,99%的户厕达到卫生厕所要求。
“治乱”方面,全市将推进村庄房乱建、道乱占、摊乱摆、线乱拉及建筑物外立面混乱问题整治。基本消除侵街占道、乱堆乱放、乱贴乱挂现象,灯安装及完好率达到100%。关于“增绿”,全市将推进村庄公共空间、道两侧、农民宅院绿化美化。重点推进一批绿化示范村建设,有效带动农村人居改善,提升郊区绿化美化整体水平。到2020年,累计创建1000个首都绿色村庄;到2022年,累计创建1100个首都绿色村庄。全市将采取有效“控污”手段,集中或分散建设农村地区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到2022年,污水处理设施覆盖本市城乡结合部、重要水源地和民俗旅游村。
《规划》中指出,在乡村旅游品质提档升级上,将培育优质乡村旅游品牌,推进100个旅游休闲村镇创建工作,打造一批精品农业节庆、农事体验活动。结合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依托田园综合体、生态沟域等载体,积极开发农业观光、休闲游憩、森林康养、文化体验、生态教育等功能,鼓励发展亲子农业、教育农园、市民农园、家庭园艺等业态,利用好阳台、楼顶等空间,促进创意农业走进市民家庭,促进农业与科普、教育、体验的深层次结合,延伸休闲农业价值链。
发展乡村智慧旅游,推进乡村酒店、休闲农庄等特色业态发展,打造和推介一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品牌,创建一批星级民俗旅游村、民俗旅游接待户、休闲农业园星级园区,建设一批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点、民族风情的民俗旅游村。借助2019年中国世界园艺博览会、2020年世界休闲大会、2021年世界樱桃大会、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等重大活动机遇,引领推动周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此外,还将统筹规划京津冀三地休闲农业建设,共同打造休闲农业精品旅游线,建立京津冀休闲农业服务平台,推动生态共建、产业协同、利益共享,联合打造生态沟域特色休闲产业带。
到2022年,全市新增森林绿地面积96.4万亩,相当于220多个颐和园的面积;新增湿地3万亩左右。
到2020年,建成特优农产品1000个;到2022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到2022年本市城乡结合部、重要水源地和民俗旅游村等重点地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将由52%提高到95%以上。
到2020年,地表水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24%以上,劣Ⅴ类水体比例下降到28%以内;到2022年,水质量得到持续提升。
到2020年,累计创建1000个首都绿色村庄;到2022年,累计创建1100个首都绿色村庄。
到2020年,完成4类重点对象(农业户籍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和低收入农户危房工作。
2019年1月28日首车起,公交集团将在市的53条有人售票线中发售猪年生肖公交纪念车票。
市将向免费发放30万张春节庙会门票。抢票活动将在1月25日(周五)至27日(周日)进行,每晚8点开始,当天票量抢完结束。
继12日开幕的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后,市十五届二次会议于14日(周一)开幕。并于本周相继闭幕。
1月7日,市开始实施机动车新一轮尾号轮换,星期一至星期五限行机动车车牌尾号分别为:1和6、2和7、3和8、4和9、5和0。
12月31日,公交集团在站、西站开通“合乘”定制公交服务,届时以“线上预约、合乘出行”为特色的公交服务新模式将覆盖市三大火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