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起,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简称考研)成绩将陆续公布,标志着高校毕业生就业新一波春招高峰到来。根据人社部和教育部的统计,2018年我国大学生毕业生将达820万人,创历史新高,如果把海归毕业生和往年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都统计在内,总数将超过千万人之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澎湃新闻()推出系列报道,希望管窥一豹,立体化透视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的变化,深度观察和剖析大学生求职新趋势。
高校就业创业指导中心是毕业生们踏上求职之的第一环。面对挑战,今年各高校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在基层就业、服务国家、创新创业、统筹联动、服务保障等方面有何针对性的举措?
近日,多位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负责人向澎湃新闻()表示,近年来毕业生自主意识增强,就业选择更加多元、更具个性,甚至呈现出“慢就业”趋势。对此,高校更应通过加强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教育,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新技术,为毕业生提供更专业的职业发展指导和更精准的就业服务,引导毕业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和成才观。
面对今年就业复杂而严峻的形势,南京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葛俊杰告诉澎湃新闻,今年中心依然为应届生提供了包括简历诊断、面试指导、生涯规划咨询等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副主任李勇介绍,今年该校本科生出国、考研率超60%,体现出近年来较为普遍的“慢就业”“不就业”等趋势。
“一方面社会变化日新月异,不少学生感到知识不够用,需要进一步学习补足能力上的不足;另一方面,学校也提倡注重知识的深度和厚度,多一段时间深造后学生往往会形成不同的价值观。”李勇说。
确实,对于每年就业率相对靠后或是“慢就业”现象突显的专业,各高校指导中心也会动足脑筋给予重点支持。例如,对于中文、国际关系、公共管理等传统就业困难的专业,对外经贸大学今年举办起了专场招聘会。
李勇表示,学校在今年双选会的200多家企业中,有意识地增加了10多家企业,明确招聘学方向的学生。另外,还有两家企业专门针对学校特色专业商务汉语的学生进行招聘。“学校还特意为校招现场添加了一批招聘助理的岗位,邀请学生穿着醒目的红色马甲穿梭现场。既可以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补贴,也增加了他们与企业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能够增添不少信心。”
据重庆大学调查,2017届本科毕业生和毕业研究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均为“实践经验缺乏”,占比分别为33.01%及30.81%。
作为首批陕西省示范性高等学校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的就业指导中心今年不仅开设了与中兴、强生、百度、西门子、仪器等知名企业共建职业发展类学生,策划了“模拟招聘大赛”“就业大讲堂”“就业启航工作坊”等特色活动提升毕业生实战经验,还充分利用新平台丰富就业指导形式和手段。
2017年该校就业创业信息网累计发布招聘信息5170条,提供就业岗位数达到10万余个,在招聘高峰期日均点击量达8万余次。其中,15%的IP显示来自交大学生,85%来自兄弟院校学生,表明该信息网带动了陕西省及周边省份大学生的就业。此外,学校2017年完成的“用人单位招聘会网上自助预约系统”全面升级,也简化了宣讲会预约的操作流程。
同样已经建立全网络覆盖的还有南京大学就业中心。包括微信号、各年级员微信群、各年级学生联络员群、特殊群体师生微信群、就业意向分类群、就业中心网站、校园BBS、微博等在内,各维度的新发布渠道使得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愈发方便、精准、迅捷、高效。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家的产业梯度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地域分布结构正在转变,近年来,去西部、去基层就业创业在就业发展的趋势中尤为突显。
2017年11月印发的《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中指出,将到基层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纳入当地人才政策扶持范围,符合条件的提供住房、落户等配套支持,并计划建设一支基层人才队伍。在12月6日召开的2018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也强调:要唱响基层就业“主旋律”,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就业创业。
为推进大学生服务基层,各大高校也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向重点地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输送毕业生并设立了相应的鼓励政策。
例如,交通大学针对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每人励1000元;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专门出台了文件,鼓励青年将个人抱负与国家民族前途紧密结合起来;对外经贸大学设立了“鸿鹄”,在2017年的毕业典礼上对于前往西部乡村基层的学生给予了重点励。
据《西安交通大学2017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该校毕业生到西部就业的人数比例历年最高,达45.23%。其中,博士为65.76%,硕士和本科分别为45.27%和33.89%。
2017年,大学再次蝉联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的“全球毕业生就业能力排行榜”(Global Employability University Ranking 2017)中国排名最高。同年,有超过90%的北大毕业生到国家重点地区就业,其中47.38%的毕业生赴京津冀地区就业,40.31%的毕业生到“一带一”相关地区就业,21.07%的毕业生到“长江经济带”相关地区就业。
“2017届我校有490多人前往‘一带一’沿线多人前往西部省份就业。(去基层的)人数比以往增加了至少5%”,李勇介绍,学校的“一带一”新型创业中心对于国家重点战略项目组织了一系列推广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今年我们也接待了特别多把眼光放在基层、西部、选调生上的应届毕业生。学校也有学生原本录取了很不错的职位最后选择去了基层。对于学生来说,放弃年薪二三十万,选择一个艰苦的地方的工作是一个。不过,这也是一个增加就业的好机会,比如有学生去了新疆,除了有科研励之外,还有更多包括落户在内的政策扶持。”
本科毕业后,常小松在达孜县中心小学支教了一年,深刻体会到基层对高素质青年人才的渴望。“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都往城市去奋斗,但这一年我发现,在西部、在基层个人价值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如愿签约后,他告诉澎湃新闻,虽然在城市也能找到体面的工作,但决心去基层后,自己一封简历也没有投出,一心等待组织部安排的基层岗位,“希望能不忘初心,加油干,干出色”。
“我们有信心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同时也满足国家需求”,李勇说,“而在宣传氛围下,学生也能明白下基层对自己事业发展的意义”。
葛俊杰表示,鼓励毕业生到国家亟需的、重点的建设领域去发展,也是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方面,“而且根据以前学生的经验,毕业时把目光投向基层投向西部,今后事业发展的空间会更大”。
“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是在人才培养环节中重要的末端。”在李勇看来,就业充分、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是各大高校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的共同目标,而提升就业率的关键在于对毕业生就业过程进行精细化指导,对不同求职阶段的毕业生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进行重点帮扶。
比如,对于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同样是每个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所关心的重点。在对外经贸大学的大厅里挂着一件特别的“爱心正装”。李勇介绍,正装经过了清洗和消毒,由教师们出资捐赠,学生如果面试需要,做个登记就可以拿走,使用后归还,可以继续传递温暖。
重庆大学建立起了一项就业反馈机制通过就业情况反馈教育教学,科学调整专业设置与招生计划,积极推进教育教学,实现就业工作与教育教学之间的良性互动,形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此外,2017年1月起,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启动了名为“V+视频指导课”的拍摄计划。该中心选取了大学生在就业创业中最关注的单面、简历、职业决策、创业计划书撰写、文科生求职技巧等最具有普遍性的主题,以微课的拍摄形式多样化呈现知识要点,便于学生随时随地接受生涯教育。
该中心主任葛俊杰还介绍了南大超50万字的职业信息资料库。通过实地走访、企事业单位调研,企业HR、校友们面对面交流,中心完成了涵盖15个行业、119家企事业单位的调研报告,内容包括各个单位的详细介绍、招聘信息以及求职,形成了一个详实的内部职业信息资料库。目前学生已经可以在学校职业咨询室现场查阅,了解目标行业、目标单位的概况及招聘需求,及时调整求职目标,充实职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