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认真学习贯彻习总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批示,落实、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实施2023届毕业生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推动就业工作全员化、就业实践体系化、就业指导模块化、就业帮扶精细化,全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强化组织保障,推动就业工作全员化。学校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党委、校长带头抓就业,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定期专题研究、统筹推进相关工作。学校抢抓春季开学后促就业工作关键期,扎实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校领导示范带头,二级学院主要负责同志、专业课教师、员等多方力量参与,推进以学科组团为单位开展访企拓岗工作、拓展就业资源、调研用人单位需求、建立长效合作机制,2023年开学以来已累计走访企业和用人单位89次;开展毕业生就业意愿调研、学生就业指导需求调研、就业状况追踪调研、用人单位需求与评价调研,编制了《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近5年毕业生就业数据年鉴图册》,及时梳理总结经验做法,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作提供参考。
搭建对接平台,推动就业实践体系化。学校“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打造校内专业模拟、校外单位走访、校企合作挂职传导相融通的就业实践体系。学校面向2023届毕业生举办“海河英才”津门名企专场、“万企进校园”春季大型双选会、各学科组团广泛开展行业性联盟性双选会等校园招聘活动30余场、宣讲会近400场,超过1500家用人单位来校招聘选才,提供岗位7.5万余个;完善就业赛事体系,形成以模拟求职大赛、生涯规划大赛和行业分析大赛为主体的立体化赛事活动,赛事期间同步举办就业教育培训,做到“边学边练”“以赛代练”,帮助学生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就业本领;实施以加强在津重点企业人才输送为目标的“凤栖津门”和以加强重点地区重要领域人才输送为目标的“五湖四海”专项行动,组织“励行计划”基层挂职锻炼、“寻梦励志名企行”“周末职行大篷车”名企走访等实习实践项目,帮助学生深化行业认知、体验职场实际;发挥导师、专业课教师、班主任及校友作用,加强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合作,引导学生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实现学生在校学习和未来职业要求有效衔接。
优化联动模式,推动就业指导模块化。学校建立了以第一课堂课程为主阵地、第二课堂活动为辅助、以专兼职就业课程教师队伍为保障,团体、个性指导、就业引导紧密结合的高质量就业指导体系。学校打造拥有60余名师资的《择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两门必修课程团队,实现第一课堂就业类课程本科生全覆盖;春季学期开学以来,开设了《圆梦精品课》《求职体验营》《校友话职场》等第二课堂课外实践课程60余场,由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优秀校友、2023届已获得录用通知的毕业生担任,服务学生4000余人次;面向有意投身单位就业的学生,在招考1年前,学校将选拔组成“青苗工程”培育计划训练营,通过校友分享、政策宣传、招考指导、实习实践等多种载体,帮助学生提升单位的理解和应考能力,积极引导他们投身西部、基层单位工作;组织校内外专家提供“一对一”就业咨询服务,综合运用线下咨询、网络咨询、邮件咨询等方式,提供简历诊断、求职指导、创业等咨询服务,满足毕业生就业求职中的个性化需求;开通职业规划和测评系统,为毕业生定制专属生涯发展报告;深入开展以“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为核心的就业育人主题教育活动,举办了“大国重器”“津门名企讲堂”等系列,依托“闪亮的日子”线上巡礼开展好优秀校友典型选树工作,引导毕业生将祖国的需要作为自己的志愿。
建立结对机制,推动就业帮扶精细化。学校重点帮扶就业困难毕业生、未就业毕业生群体,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标准建立台账、每周报送帮扶进展,推进院系领导班子、就业指导教师、班主任、专任教师、员等与困难毕业生开展结对帮扶,校院两级、学科组团联动,“一对一”包干精准指导,根据实际就业进展及时调整帮扶策略,确保每一个困难毕业生都得到有效帮助;依托“助航计划”就业能力培训项目、少数民族学生“向阳计划”、低收入家庭学生“up训练营”,提升相关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做好困难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发放工作,为低收入家庭毕业生顺利求职提供经济支持;强化技术赋能,落实“智慧就业”建设,引入生涯评估系统和简历诊断系统,推广使用就业信息精准推送功能,实现招聘信息与毕业生个人情况、就业意向数据深度融合,提升毕业生求职成功率;畅通信息发布渠道,打造以“天大就业”微信平台、“就业信息网”“哔哩哔哩”“小红书”为平台的就业全宣传矩阵,及时发布“宣讲日历”公告及“职者说”“学姐带你探访”等系列职场体验主题微视频,确保招聘资讯与就业指导信息第一时间送达到毕业生。
本报讯我校于今年5月底举办了主题为“百日冲刺促就业,踔厉奋发建新功”的2023年就业促进周系列活动,为2023、2024届毕业生提供就业政策宣传、校企校地供需对接、就业教育及指导服务。
由我校等单位承办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职业发展教委会2023年春季年会5月31日在津举行。我校党委副韩庆华及教育部学生服务中心、天津市人社局、南开大学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参会。与会人员针对“高校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主题开展了研讨。会议还在天津市滨海新区组织了重点单位校企对接活动,为兄弟高校交流、校企对接搭建平台。
促进周期间,我校联合智联招聘召开了“百日冲刺”行动——天津市重点企业对接会,邀请20余家在津重点单位与校内20余个学院(部)2023届和2024届毕业班员现场对接需求,推动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有效衔接;举办2023年太原市迎泽区人才引进宣介会,汇聚高校、央企、民企70个岗位200余条招聘信息;举办就业促进周——天大2023年就业实习招聘(建筑交通类)微型专场,8家单位提供补录岗位80余个,为2024届毕业生提供实习岗位近200个。此外,学校还联合9家用人单位举办了第四届模拟求职大赛,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交替开展教育培训和求职比赛,累计举办就业教育培训活动5场、比赛环节16场次,700余人次先学后赛。此举帮助学生提升了个人职业竞争力,为学生深入了解企业需求、明确求职方向、做好职业规划提供了专业。
据悉,我校就业指导中心还依托全平台,完成了《天津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清单》广泛线上宣传及“海河英才”落户的政策宣传工作。
经管学部深入贯彻落实习总关于做好就业工作的重要,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围绕“以学生为中心”,“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的,锚定国家和社会民生需要,加强学部顶层设计,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大就业”教育格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择业观,让青春之花在祖国大地绽放。
加强学部顶层设计,构建全员就业择业教育体系。学部领导班子、系所主任、导师、班主任、员成立了就业工作小组,定期组织就业工作专项汇报与研讨,了解学生目前就业情况,对未就业学生、就业困难学生进行重点帮扶;建立未就业学生台账,由系所主任、系所教师、班主任和员为未就业的学生逐一推荐就业单位;充分发挥全导师体系作用,邀请专业教师、业界导师等为学部全体学生进行就业前景,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前景及就业去向;依托学部EDP中心优质企业资源,为学生推荐实习就业岗位,积极引导学生将祖国需要融入个人理想。
贯彻全生命周期,提供全程就业择业指导服务。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就业形势,开展全时段全方位就业指导服务,学部职业发展中心举办了“春华”“夏满”“秋实”“冬蕴”系列活动;在学生入学阶段,举办生涯规划,树立新生生涯规划意识;针对大二、大三学生开展“职行大篷车”活动,引导学生走进企业、了解企业;邀请校友、业界导师为学生分享行业前沿信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与学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联动,将课堂作业与学部校友采访相结合,同时开展校友企业线上巡展、“职行者”校友采访活动,通过专访视频请校友为学生们解答疑惑,为未来的职业选择提供思;对毕业年级全覆盖召开就业动员会,组织简历撰写、面试指导等特训营;每班设立就业委员职位,每周安排专人收集招聘与实习信息、制作就业栏目;举办学部2023年春季双选会,提供岗位百余个,做学生找得到、用得着的就业指导服务。
精准定位就业需求,做实全方位就业择业职位推荐。学部细化就业指导分类,依据学生就业意向分别建立了考研、考公、出国、工作等微信沟通交流群,在各群中向学生推送相关信息;员与求职学生点对点联系,了解学生意向岗位及城市等信息,为学生精准推荐;为考研学生发放考研大礼包,提供考研模拟考试与专属面试间;为出国留学学生发放留学,开设专场留学咨询;为实习学生收集分享企业实习招聘信息等。此外,经管学部与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远洋集团、麦当劳等多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就业育人;员连续多年赴中建西南院、浪潮、中汽研等企业挂职,重点企业关系;通过假期实践形式,带领学生走访中建西南院、华润集团、四川创新研究院等多家企业,采访选调生、金融从业者、企业工作者等多名校友,让学生实地感受企业氛围,深度了解企业需求,助力学生成功就业。
强化就业方向引导,营造“祖国需要”就业氛围。学部树立退伍大学生士兵、基层选调生、国际组织实习任职学生为“经管榜样”,通过新生示范宣讲、榜样颁礼、事迹全网宣传、征兵宣传等方式辐射全体学生,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就业方向与国家发展建设需要融为一体;积极支持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深入推进“西部计划”“青苗工程”基层挂职等项目。其中,2022年,3名学生成为中央选调生,48名学生赴基层担任选调生,1名学生应征入伍,1名学生入选国家“西部计划”,2名学生入选北洋研支团,3名学生曾赴国际组织进行实习,让青春之花在祖国需要的地方绽放。
未来,经管学部将进一步协同专业教师、班主任等力量,在课程教育中加入就业方向的引导,端正学生就业认知。同时,学部将积极推进访企拓岗,进一步协同用人单位深化校企合作,建立高校-企业实践育人,组织学生参观走访,到企业实习、挂职,增加对企业的认知与了解,拓宽就业渠道。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稳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更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面临当前严峻复杂的就业形势,微电子学院始终以“强芯梦”为引领,立足专业特点,将职业规划与价值引导贯穿于就业教育全周期,多措并举、扎实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
注重“针对性”形势研判,强协同凝心聚力。学院注重研判就业形势变化,党政联席会专题研讨就业工作,“领导班子-班主任/导师-毕设导师-员”四级联动共同发力。2022年,在新冠疫情和经济下行的双重压力下,微电子学院重点推进本科生政策性岗位拓展和导师深入研究生就业指导两项工作,同时发挥产业优势,积极联动行业资源,保持与20余家重点单位紧密联系,不断巩固合作基础;联合芯火平台、行业协会、校友企业等30余家单位举办专场双选会2场,提供近300个岗位,凝聚合力跨越后疫情时代下的就业“寒冬”。
设计“嵌入式”就业教育,全周期久久为功。学院立足学科特点,聚焦集成电产业人才需求,将“强芯梦”融入就业教育全周期。院长、优秀校友、专家学生职场引人,共述新生第一课,党委副与新生面对面,探讨职业生涯规划新起点;以博士党支部“1+N+X”建设模式为依托,将博士群体的就业指导工作前置;汇聚集成电名企优势资源,开展“践行产学融合·赋能人才培养”系列教育,通过参访重点单位、开展专项调研等方式,度提升在校生对生涯规划的认知程度和视野格局;发挥朋辈引领作用,通过优秀校友分享奋斗故事,展现“微电人”在国家发展中的责任与担当,坚定学生扎根行业的决心。
提供“精准式”就业服务,强基础细化落实。学院根据不同学生的就业状态提供“精准式”就业服务:一是建立毕业年级就业信息台账,做到心中“有底数”,应对“有办法”;二是提供“一对一”就业咨询。员深入宿舍、课题组与学生沟通交流就业状况,开展“不断线”式就业服务,发布就业信息、提供就业咨询;三是针对行业招聘的新形势,切实做好针对性岗位二次推荐,帮助学生调整求职心态,解决“被解约”对毕业生带来的衍生难题。
突出“分类式”就业指导,抓重点有的放矢。学院根据不同学生特点开展了“分类式”就业指导,针对有升学需求的毕业生,召开考研复试经验分享会等,并通过平台及时发布考研调剂信息,帮助学生打通考研“最后一公里”;针对有就业需求的毕业生,着重于就业技能的提升,为其提供简历撰写、面试培训等指导,通过微电“职者说”邀请毕业生分享工作经验,与重点企业保持密切交流,邀请企业负责人进行政策宣讲等。同时,面向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学院还申报专项调研课题,在实践中研究总结,提升就业指导质量。
展望未来,微电子学院将持续面临重点优势岗位竞争激烈、就业选择多元等新变化,就业形势依旧严峻。学院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聚焦就业工作的重点、难点、痛点,持续提升集成电领域的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