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德法日系
  • 学界探讨默克尔 40 时期的内政外交与中德关系
  •   7月6日,由同济大学研究中心主办的“默克尔4.0时期的内政外交与中德关系”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会,中国欧洲学会研究分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顾俊礼等专家就当前内政外交和中德关系进行探讨交流,中国欧洲学会研究分会副会长、同济大学问题研究所教授李乐曾主持研讨会。同济大学研究中心主任郑春荣作专题发言及总结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杨解朴对政党的新特点进行解读时表示,德局正在从二元向多元转变,政部出现了裂痕,呈现出一种形态的多元化,国际性问题、区域性问题成为政党争论的焦点。与此同时,政党呈现出一种溢出趋势,侧重点发生了方向性转变。

      杨解朴认为,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的负面结果导致了在内的欧洲部分行业低技能从业人员长期失业,在现代化过程中,这部分利益受损的对全球化所带来的外来移民表现出抵抗、的态度。社会在对继续推进全球化或是退回保守主义线的选择中出现分歧,在全球化浪潮和欧盟一体化的进程中,感到被忽视、被的群体恰好成为新兴民粹主义政党拉拢的对象。刘硕打关昕

      外交学院教授熊炜的关注点在于德法关系的特殊性以及推进欧洲一体化深入发展所采取的政策等问题。他认为,认识德法关系的特殊性,需要从认识在欧盟的领导权入手,尤其是欧债危机以来,国内外学术界都有所探讨,但却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即领导权的权威问题。在欧盟中所面临的领导权困境,实际上是一个权威困境,即虽然有实力却不被信服、甚至招致反感。

      熊炜提出,从德法发展历程来看,既缺乏法权威,也缺乏传统型权威和魅力型权威。相比较而言,法国权威要重于,因此在实施欧盟领导权的过程中,的策略是向积累了权威资本的法国借权。以这种方式向实力不如自己的法国选择和退让,在实力增长的同时保持审慎和谦让的态度。

      会上,还有来自同济大学问题研究所副教授朱苗苗、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教授赵柯、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经济研究室副主任胡琨就“新与气候政策”、“中德关系:新阶段、新问题与新机制”、“与欧元区”作专题发言。

      文章由325棋牌提供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