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二战的历史进程,绕不过美国先欧后亚政策的调整,然后就是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作战。有些人疑惑,美国已经有太平洋战争的牵制,为什么还要先对作战开辟第二战场,让苏军直接打到不行吗?况且对美军的并不是很大,出兵欧洲美国出钱又出兵,不是自找苦吃吗?实际上,这里面既有利益的,也有美国趁机坐上欧洲头把交椅的打算。
事实上,一战时美国就想参与到英法联军行列对德作战,但英法害怕美军登陆欧洲会削弱自身的地位,所以找了个借口了美国的参与,但在英法的绥靖政策下,重新崛起后,美国对进入欧洲的渴望更加强烈了,所以,在《租借法案》的借口下,美国或多或少又参与着一些欧洲事务。
史学家们把1939年9月1日爆发的波兰战役作为二战的起点,是因为在此之前,德军的闪击战都是小打小闹,在英法眼里,德军吞并奥地利出兵捷克都是欧洲自身的事务,与世界无关。但在美国看来,德军闪击波兰以前,世界各个战场已经呈现出一个清晰的反战线轮廓,比如中国的抗日战争已经打了七八年,非洲的埃塞俄比亚也在进行民族作战,包括后来发生的苏联卫国战争,似乎都在与日本、和意大利的所谓轴心国体系有关,所以,美国参与到反法斯战线只是时间问题,并非一个中立法案就能得住。
事实上,虽然在闪击波兰时担心英法的干预,而内心更害怕美国加入英法联军行列,直到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发生,才松了一口气,原来所有的担心都是多余的,英法既没想像的那么能打,更没担心的那么强大,而美国也仅仅在大西洋上组织了一些护航行动,对德军来说,这些都阻拦不住闪击苏联的疯狂野心。
从这个层面讲,美国在珍珠港事件以前,已经具备参与反法斯战线的条件,只是欠一个机会,在罗斯福眼里,他早就渴望参与到欧洲战场,把一战时没有完成的目标重新落实。
原本,罗斯福想突破中立法案的尚需时日,但1941年12月7日的珍珠港事件,将这一进程迅速缩短,仅仅一天时间,美国对日本宣战,三天后,美德相互宣战,美国全票通过对轴心国作战,并授权罗斯福制订反击策略。
按道理,日本都打到口了,美国应该先解决眼前问题才对,但罗斯福考虑得似乎更远一些,一方面采取先欧后亚策略有利于美国确立界反阵线的龙头地位,这要得益于租借法案的出台,促进了美工产业的发展,解除了华尔街经济危机带来的一系列困境问题,刺激了经济大循环;另一方面,先欧后亚策略更有利于让英法让步和加强与苏联的战略联盟,客观上讲,美军登陆欧洲对苏联东线作战也有较大的牵制作用。
因此,从这个层面讲,美国进军欧洲既符合美国优先利益,又有利于拓宽世界影响力,虽然登陆欧洲肯定要付出比较大的代价,但相比所获利益简直九牛一毛,这个账罗斯福算得非常精明。
对于盟军登陆诺曼底并非一个火炬行动就能说得清的,事实上,英美之所以用了三年多的时间作准备,其登陆背景是比较复杂的。二战爆发以后,丘吉尔一直想祸水东移,想借美国的租借法案和英国对苏联的海上运输通道,为苏军提供强有力的战争物资,a型血人的性格其目的也是想借苏军的人多和战争动员机制大量歼灭德军,其中也有借此消耗苏军有生力量的。
但是,美国似乎比英法更看中参与欧洲事务的战后利益划分问题,所以,美国除了出人又出钱外,还积极协调英法苏之间的利益分歧,在这点上美国是值得称道的。可以说,在共同打击轴心国方面,美国的主导作用和先打败德意日再说的思想起了重要的关键的作用。
而对于美军来说,二战不仅要面临太平洋战场与日军的作战,还要参与北非和欧洲战场的作战,本身也是一次检验军事打击能力的机会,同时更是对外展示军事实力的契机,其本质是打一场仗不仅能优化美军的打击方式,还能优化武器装备的升级换代,何乐而不为呢?
通过的分析看出,尽管二战爆发前,德日等美国参与战场对决,但在实际作战时,日军北上西伯利亚受阻,又在中国战场屡遭挫折,只能将资源的市场放在东南亚和太平洋,这就不可避免地抢了美国的利益;而在大西洋上又屡屡与美国护航队交锋,公开对美国宣战后,直接把美国拉入到了欧洲战场,可以说德日都犯了同一个错误,就是把战争胜利寄托在冒险和突然袭击成功,这是自身实力不够强大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