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撰稿陈子淳发自美国纽约
在久负盛名的美国《新闻周刊》宣布将于明年起停发纸版而全部改发电子版之后,传媒行业一片哗然,难道这是“传统纸质已穷途末”的又一?
上周在华尔街,笔者曾与纽约证券交易所负责领域的分析师萨姆·斯托沃尔有过一段短暂的交谈。萨姆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我不认为读者的兴趣有所转变,只是在当前的下人们都在追求最快速新鲜的资讯,像《新闻周刊》这样的周发评论文章销量下滑、利润下降自然可以理解。随着科技的进步,会有越来越多的读者选择使用方便的电子版阅读。”
“或许有人认为《新闻周刊》停发纸质版代表着平面的日渐式微,但我不认为是这样。《新闻周刊》只是一个个例。很多的大,像《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都没有停发纸质版。《新闻周刊》的衰落是他们自身的经营策略问题。当然电子的发展也是大势所趋,它的前景很好,值得人们投资。但是这并不代表整个平面行业的衰落。”
对萨姆的看法,笔者亦有同感。不可否认,传统纸媒发展遇到的困境,与新兴网络电子的兴起有一定关系,却不是必然的关系。即使没有新兴网络的出现,《新闻周刊》自身也处在不断衰落的颓势中。多年前,《新闻周刊》就因其定位古板、风格陈旧、经营不善而出现了严重危机,两年前不得不以1美元的象征性价格被邮报集团出售。正如纽交所的分析师所说,《新闻周刊》的衰落主要是自身经营策略的问题。事实上,把《新闻周刊》这一孤立事件与整个传统行业挂钩,是相当勉强的。况且,停发纸版改发电子版也主要是为了读者的阅读习惯,只是换一种存在和表现的形式。
其实,在传统被唱衰的喧嚷声中,不乏纸媒生机盎然、获利丰厚的例子。全美第一大报《华尔街日报》在被传媒大亨默多克收购之后就开始改版,不但上线电子版,更是在传统版上大下工夫,使可读性更强并且扩大了国际视野,目前日均发行230万份(其中电子版近80万份)。
纸质与网络新兴固有的不同特质,注定了两者并非是一对简单的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网络新兴在体现它的即时性、互动性、便捷性等优势的同时,也深刻地出它过于细碎,缺乏权威性等缺陷。在内容为王的传媒界,各类网站内容的原创性差、高度重复是难以克服的软肋,而纸媒的优势恰恰在于其新闻的独创、深度和权威,在于它能真正体现“王”的价值所在。
只要传统纸媒能够自身的特长,责任和理想,同时因势而变,灵活运营,它就可以并且应当延承重任,与网络新兴一道记录下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个篇章。
(作者系美国华尔街多公司节目主持人)来源齐鲁晚报)